当前位置:首页  栏目

“智慧能源——畅想2030”西湖学术论坛举办

来源: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     作者:马宇丹 卢绍庆     发布时间:2017-04-22     浏览次数:458 



2017422日,由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主办的“智慧能源——畅想2030”西湖学术论坛第162次会议在玉泉校区举行。电气工程领域的4位国内外院士和2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就智慧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研究重点展开讨论,共商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表示,电气学科是一个传统而基础的学科,但是这些年得到的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能源和电力学科在21世纪遇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从材料、器件、装备到系统运行,再到政策、市场改革,如何实现电力能源的高效、安全、清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宋永华介绍,浙江大学为实现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推出了高峰学科建设支持计划,电气学科即为20个重点支持学科之一。他进而强调,浙江大学电气学科的课程构建、人才体系重建过程要重视学科交叉,要以服务行业、服务社会为宗旨。

在论坛的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美国工程院院士李泽元、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Gehan Amaratunga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围绕智慧电力能源的关键技术与问题,依次从新能源对我国电网发展带来的挑战、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展望、智能电网变革、电力安全与弹性电力系统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郭剑波讲到,新能源发展迅猛,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逐步提高,但是其出力与负荷需求在季节上具有一定的逆向分布特点,当新能源电量占比为40%时,会带来电能消纳的季节性问题。通过常规机组深度调峰,提升通道送出能力和应用储能三种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风电消纳能力,但是代价大,加强联网和建设灵活调节电源则是解决新能源消纳最有效的措施。邱爱慈则从电力安全的角度入手,强调强电磁脉冲可能对电力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建设弹性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快速恢复力则是积极应对电力安全威胁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其中的建设重点将集中在配电网。李泽元院士从高校科研立足点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只有走在工业界的前510年才有机会拓展和开发一些新技术进而为工业界提供帮助;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领导视野(Vision)、外部机会(Opportunity)、时机把握(Timing)、人才(Human Capital)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具体到电力电子领域,新器件的开发和新应用的普及是两股基本力量,器件向模块化和集成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制造难度和成本都将大大降低,高校只有抓住电力电子的研究方向,并把握新器件带来的机会,才能实现行业引领。

在圆桌高峰论坛环节,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院长和专家就人工智能与未来电网、电力系统发展方向、电气“新工科”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讨论,并达成一系列共识。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文劲宇认为,发展电气学科需要敞开胸怀,具体来说就是要用“电气+”来拓展电气学科边界,形成学科内在发展驱动力。无独有偶,重庆大学副校长廖瑞金也认为高校要利用学科交叉和全面规划来掌握科研自主权,重视能源和环境领域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他还强调高校电气学科建设要重视为电力装备和电力电子装备领域的技术进步提供支持,尽到改善我国装备制造业落后现状的责任。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李盛涛则从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和新理念融进人才培养过程中;二是加强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三是以问题和需求驱动学科交叉和成果输出,扩大学科边界。

(文 马宇丹/摄影 卢绍庆)

浙江大学新闻办公室主办 浙新办[2002]29号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月牙楼6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