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三月学校宣布成立新校区基本建设指挥部以来,在总指挥卜凡孝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新校区的基建工作开始进入序曲。翻开卜凡孝副校长办公桌上的台历,你可以看到那一行行的记事,几乎都与新校区建设工作紧密相关;来到基建部的各个科室,你可以目睹他们中大部分人所做的那一项项工作,几乎都是以新校区建设为中心;只要你走进三墩镇浙大新校区征地的乡村田野,你可以发现指挥部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为加快新校区的前期工作奔波着。众人瞩目的新校区(基础部)基本建设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众所周知,要想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新校区,搞好规划和设计是关键所在。因此,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这一环节。去年底,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在总体规划概念性设计竞赛中一举夺魁。今年春节刚过,校党委书记张浚生和副校长卜凡孝就带领浙大专家组,专程前往广州中山大学新建的珠海校区取经,去华南理工大学与领衔设计大师何镜堂院士就新校区规划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寒假尚未结束,基建部的同志已投入紧张的工作。为了配合设计单位拿出一个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新校区规划设计,他们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放弃了多少个休息天,准备了多少份资料,写了多少个报告。据不完全统计,为新校区建设所召开的论证会、咨询会、评审会、协调会等大大小小的会议就有五十多次,大到几十人的会审,小到几人的讨论。通过这些会议,使新校区的整体布局、建筑规模、风格色调、基础设施、消防安保、环保卫生、生活配套、水网设置、生态绿化、景观配置、市政衔接、电信网络、供热供电、交通要道等许许多多的问题得到解决和确定。目前,规划设计已告一段落,开始进入艰巨的基建前期阶段。
业内人士都知道,尽管规划设计十分重要,但是工作难度最大的莫过于前期的征地拆迁,它关系到新校区能否如期开工,关系到一期工程45万平方的建筑项目能否在一年的时间内完工,关系到明年我校能否招收更多的学生并且按期入住。早在今年一月,我校就与西湖区政府签订了委托拆迁协议。指挥部十分清楚这个工作的份量,丝毫不敢怠慢。为了了解拆迁中的实际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督促加快拆迁速度,工作人员常常头顶炎炎烈日,或冒着蒙蒙细雨,脚踩泥泞小路,挨村挨户,走街串巷,倾听农民意见。同时通过察看红线标志,核对拆迁实际户数,为学校节约开支,用好资金。通过核对,减少了二十多户红线外非拆迁的农户,一下子为学校节约了上百万元资金。走访结识了一批当地的乡村干部和农民,为解决土石方回填和基建施工借道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省、市从上到下对我校的新校区建设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理解。杭州市政府今年以来在杨戌标副市长的主持下,已经开了三次专题协调会议。西湖区和三墩镇政府在重重困难面前,坚持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使得征地拆迁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三墩镇的农民兄弟更是深明大义,他们将要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养的这块沃土,要过一、二年后才能回到新的农居点,但为了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三墩镇的长远发展,大多数农民都表示欢迎浙江大学来办学,许多人已经签订了举迁协议,不少人正准备搬家。尽管在五月下旬钻探勘察队伍进场时受到一时的阻拦,但是当五月三十日举行交地仪式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来干扰钻探工作了。三墩镇是一个民风古朴厚实、百姓平和善良、文化底蕴厚重的古镇,相信,在农民兄弟和各界的支持下,新校区一定能如期开工并完工。
翻开浙江大学的百年史册,翻开中国教育的千年画卷,很难看到在这么紧的时间内完成这么重大的建设任务。指挥部的全体成员深感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但他们都有决心承接浙江大学“求是”的新使命,为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新校区而努力工作!
(李五一)
众所周知,要想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新校区,搞好规划和设计是关键所在。因此,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这一环节。去年底,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在总体规划概念性设计竞赛中一举夺魁。今年春节刚过,校党委书记张浚生和副校长卜凡孝就带领浙大专家组,专程前往广州中山大学新建的珠海校区取经,去华南理工大学与领衔设计大师何镜堂院士就新校区规划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寒假尚未结束,基建部的同志已投入紧张的工作。为了配合设计单位拿出一个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新校区规划设计,他们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放弃了多少个休息天,准备了多少份资料,写了多少个报告。据不完全统计,为新校区建设所召开的论证会、咨询会、评审会、协调会等大大小小的会议就有五十多次,大到几十人的会审,小到几人的讨论。通过这些会议,使新校区的整体布局、建筑规模、风格色调、基础设施、消防安保、环保卫生、生活配套、水网设置、生态绿化、景观配置、市政衔接、电信网络、供热供电、交通要道等许许多多的问题得到解决和确定。目前,规划设计已告一段落,开始进入艰巨的基建前期阶段。
业内人士都知道,尽管规划设计十分重要,但是工作难度最大的莫过于前期的征地拆迁,它关系到新校区能否如期开工,关系到一期工程45万平方的建筑项目能否在一年的时间内完工,关系到明年我校能否招收更多的学生并且按期入住。早在今年一月,我校就与西湖区政府签订了委托拆迁协议。指挥部十分清楚这个工作的份量,丝毫不敢怠慢。为了了解拆迁中的实际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督促加快拆迁速度,工作人员常常头顶炎炎烈日,或冒着蒙蒙细雨,脚踩泥泞小路,挨村挨户,走街串巷,倾听农民意见。同时通过察看红线标志,核对拆迁实际户数,为学校节约开支,用好资金。通过核对,减少了二十多户红线外非拆迁的农户,一下子为学校节约了上百万元资金。走访结识了一批当地的乡村干部和农民,为解决土石方回填和基建施工借道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省、市从上到下对我校的新校区建设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理解。杭州市政府今年以来在杨戌标副市长的主持下,已经开了三次专题协调会议。西湖区和三墩镇政府在重重困难面前,坚持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使得征地拆迁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三墩镇的农民兄弟更是深明大义,他们将要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养的这块沃土,要过一、二年后才能回到新的农居点,但为了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三墩镇的长远发展,大多数农民都表示欢迎浙江大学来办学,许多人已经签订了举迁协议,不少人正准备搬家。尽管在五月下旬钻探勘察队伍进场时受到一时的阻拦,但是当五月三十日举行交地仪式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来干扰钻探工作了。三墩镇是一个民风古朴厚实、百姓平和善良、文化底蕴厚重的古镇,相信,在农民兄弟和各界的支持下,新校区一定能如期开工并完工。
翻开浙江大学的百年史册,翻开中国教育的千年画卷,很难看到在这么紧的时间内完成这么重大的建设任务。指挥部的全体成员深感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但他们都有决心承接浙江大学“求是”的新使命,为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新校区而努力工作!
(李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