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的盛宴——从“挑战杯”看大学生创新教育

发布时间:2001-10-25来源: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

大学生是思想活跃的群体,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今年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浙大参赛的6件作品,均获奖项,并捧回了“优胜杯”。随着这一有“中国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美誉的科技盛会的落幕,一个相关的话题摆上桌面:“挑战杯”的成功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挑战”激发创造:培养主体创新意识
    学术科技创新的活力来自于青年,学术科技创新的希望来自于青年。在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技术与人才的竞赛,面对时代的挑战和社会的需要,“创新”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的自发要求,“创新、创造、个性”的培养是他们对高等教育发出的呼唤。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挑战杯”的成功不仅在于它为大学生搭起了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舞台,更在于它有效地激发起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
    
    在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明、制作,创造等活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在这些活动中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遵循创新教育的原则,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的目的。
    
    “创新是一种思维,就是学别人的成果,做自已的东西,怎样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至关重要。科研是一种持续的过程,也许很多尝试都会失败,也许科研的过程比较乏味,但回报是你能从科研本身得到一种满足和能力的证实”,今年全国挑战杯一等奖获得者徐颂华同学如是说。
    
    “越学越无知,在做课题的时候,我才明白有太多的知识是自己所不知道的,怎样在短时期内快速地掌握它们,就显得格外重要。图书馆、互联网绝对是查资料的好去处,资料不同于书本知识,它是学者经验的积累,是一种视角和背景,会给人更多的启发。这是挑战杯二等奖获得者于任琪的体会。
    
    霍亚楠,本次我校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生,挑战杯三等奖获得者。她这样评价自己的科研历程:“那段日子,没有假日,不能逛街,回想起来,真是魔鬼般的生活,但却有天使般甜美的诱惑,让我想再次经历。因为在瓶瓶罐罐的实验中,在科学求证的过程中,我找到了求实的乐趣,这也许是科学实验枯燥外表下跳动的心灵。”
    
    从获奖者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至少给了我们这样几点启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直接效果是它为创新教育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它赋予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好奇心、热情、乐趣与积极性,在这里,科技活动的实质是,强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索研究负责的精神,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参与者、探索者。大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也就在不断的解决问题和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得到培养。
    
    “挑战”推动教改:探索创新教育模式
    
    我校今年参加挑战杯赛的作品与往年相比有个新的特点:即“本科生主打江山”,送评的六件作品作者全部是在校本科生。这些作品大部分在大学三年级或是二年级就开始着手实验或申请课题了。
    
    徐颂华是学计算机的。他借助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一个集成化的智能书法创作系统来模拟书法爱好者从初学到通晓书法的整个过程。他说,这个作品的诞生到获得全国一等奖,得归功于学校对本科生科技创新行动的充分重视和组织保障。
    
    浙江大学有着重视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良好传统,在组织参加全国“挑战杯”活动中,我校各有关部门和各学院做了大量细致的筹备工作,校党委副书记童芍素担任主任、副校长来茂德担任副主任成立了竞赛组委会,各学院也配备了组织工作小组。完备的校院两级组织机构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同时也为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和示范性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创新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业,学生科研活动具有主体性和互动性,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成为必要和可能。在本届“挑战杯”竞赛中,几乎每件作品都是合作的产物,很多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合作。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超越了单纯参加比赛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每一种创意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检验。“挑战杯”等学生科技活动正是以一种活泼的、丰富而有效的形式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让学生在冲突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应付困难和危机中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正是创新教育的实质所在。
    
    我们在“挑战杯”等科技赛事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探索了一套有效的创新教育模式:如大学生科研的立项制度从申报→评估→立项→分层次、分阶段资助→中期检查→资助配套→评审→公开答辩→评奖以及后期的学术报告会、成果巡回展,表彰奖励等手段使学生科研活动逐步规范化;设立科研专项基金,实施SRTP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整合校内外资源落实科研创新实践基地,本科生导师制等机制探索体现了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生力量。它紧扣学校教育实践环节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推动了教学管理改革,为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培养方案个性化、教学内容基础化、学生学习主体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管理科学化等方面起到先锋辅垫的作用。
    
    “挑战”孕育沃土:营造创新教育环境
    
    大学生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综合性大学浓厚的学术空气,理工农医等多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不同的学术群体和思维方式的碰撞以及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都为推动大学生创新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大学校园,“挑战杯”仅仅是众多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的龙头,更多的同学正在或将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在参加科技活动的过程里,同学有一个共同的收获:原来科技发明、科学研究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神秘,科技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
    
    大学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大学生科技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它更加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这种大众性和普及性不仅为每个人提供参与科技创新、探索性学习的机会,还要求每个人都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学会应用各种资源,不断发展自己。
    
    “挑战杯”已发展为我校学生科技创新的普及性大赛,并形成了以“挑战杯”为重点的系列科技赛事,如天堂硅谷.浙江大学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交通杯结构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大赛、网站设计大赛、校园文学大奖赛等。这些竞赛吸引了不同学科的同学,组成相应的参赛团队,促进了学科交融,形成了一个校园新景观:文理工不分家。
    
    学术性社团为“挑战杯”等科技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我校140多个学生社团中,学术性社团占了一半以上,这些社团坚持走课外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科技与实践相结合、接受知识与传播、运用、创新知识相结合的道路,既致力于提高社团成员科技素养,又通过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扩大影响并播洒学术科技的种子。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科技水平的提高,通过实施按大类教学、办好开放实验室,鼓励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活动等手段,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科技环境。在这里,规模化、制度化的大型讲座、学术节、科技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成为全面推动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深入持久开展的原动力。每年的上半年,我校都要举办规模大、参与面广、内容丰富的大学生科技节。科技文化节包含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系列活动,既有群众性的各类学术讲座沙龙,又有反映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水平的“挑战杯”竞赛和科技成果展。每年科技节都会涌现出一批充满朝气、活力和创造力的科技社团。科技节的意义远远不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倡导学习之风、研究之风,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培养广大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挑战杯”不仅仅是一次竞赛。浓厚学术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让更多的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这是“挑战杯”带给我们的最大的收获。
    ( 陈 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