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季节喜事多。这几天,武义县新宅镇宣武办事处矿洪村的周方法正在结算四季豆的收成:同样是1.5亩地,今年比去年多收了1000多元钱,亩收入达到4600元。周方法说:“这多亏了浙大科技人员的精心指导。用不用科技真是不一样。”据统计,该镇高山蔬菜种植户今年收入普遍好于往年。全镇高山蔬菜6000余亩,平均亩产值2000~3000元,总产值超过1200余万元。其中四季豆的收入最好,多数农户亩收入在3000元以上,收入最高的农户亩收入达7000~8000元。当地农民说:“种一年四季豆抵得上种十年粮食,种田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日前,省委副书记周国富、副省长章猛进分别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浙江大学扶持新宅镇开发高山蔬菜、山地放养土鸡,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做法,认为可在全省各地推广。
浙大与该县原宣武乡于去年下半年结成扶贫对子后,以扶贫项目为抓手,发挥学校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综合优势,给山区群众送去新品种、新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了山区群众文化素质、市场意识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强了山区发展经济的造血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宅镇原来已有高山蔬菜栽培基础。浙大科技人员在稳定原有品种的基础上,引进茄子、辣椒、葫芦等秋冬蔬果20个新品种,由浙大出资免费提供给农民。他们还指导农民充分利用山区资源,根据不同海拔高度选择不同播种期,进行分类指导,拉开收获季节,延长产品供应期。如四季豆生产共分为四个播种期,延长上市时间近一个月,农户增收明显。
“优质土鸡山地放养”是浙大扶持新宅镇的又一科技扶贫项目。浙大专门成立项目组,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他们分期分批引进浙大动科院的优质土鸡苗,无偿提供给农户,有关科技人员蹲点到户,手把手进行指导。同时,经常举办技术培训班,编印发放技术资料,向农户赠送科学养鸡读本。
校扶贫办和项目组同志积极引导农民开拓销售市场,先后组织乡村干部、养殖户到杭州、温州、瑞安等地规模较大的家禽产品交易市场进行考察,与一些经营大户建立产销关系,并打出“少妃本鸡”的品牌。项目负责人尹兆正副教授半年多时间里先后23次到新宅镇开展技术指导,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扬。
目前,浙大已无偿向该镇农民投放优质土鸡苗2批共2.1万只,饲养成活率达99.3%,销售率100%,每只鸡平均纯收入3.5元,比普通肉鸡高出近2倍。
如今,该镇已建立8个优质土鸡养殖基地。据了解,近日又有2万只鸡苗即将从浙大运抵武义。
(金华日报 周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