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院系

经济学院关于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1-11-22来源:作者:9351


    创建一流大学,教育是基础。浙大要创建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教育。当今,重构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已是新世纪世界各国改革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发展潮流,只有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才能为新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才能实现江总书记对新组建浙大的殷切期望:"办好浙江大学,为科教兴国做出更大贡献"。
    
    四校合并以来,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如何吸取四校之长、如何吸取国内其他院校之长、如何吸取国外先进国家院校之长,以适应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以应对当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生急剧变化所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使教育从一个微调渐进的改变到一个质的飞跃,有着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这次学校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就是迫切要解决这一问题。对此,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学校召开教育工作大会后,学院及时地召开了院务会议,对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员和研讨作了布置,在组织全院教师和全体本科生两个动员大会后,以系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讨论。同时,组织了教师代表、教授专家、学生代表等多层次的小型研讨会,听取和收集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教育改革是思想观念、体制结构和工作方式的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但同时又体现在具体的改革措施上。为此我院提出以下几项改革措施:
    
      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教学管理上,常能看到这一现象:广大的教学教务人员整天都在忙碌,大量的数据要统计,大量的表格要填写,排课任务、考试安排、毕业审查、教学业绩点统计等等。信息的繁杂与交叉使用占去了教学人员大量的精力,教学教务人员尽管很努力,可是工作照样拖延、照样常出错。因此解决教学管理工作的低效率已迫在眉睫。学校现有的汇海系统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但对教师的信息、教学档案的管理、教学日常工作的管理没有一个现成的软件管理系统,同时由于各学院教师情况的千差万别、管理模式的不同,也很难有个全校统一的管理软件。为此我院已拨款着手开发适应我院教学管理的软件,主要先做以下几块工作:
    
      1、 建立教师信息库:包括教师简历、开课情况记录、教材出版情况、考评记录、教学奖励与事故的登录等
      2、 排课系统:这一系统使得课程与教师能有机结合,反映教师方面:能开什么课、已开过什么课及想开什么课。反映课程方面:有各个专业、各个年级不同的教学计划,能在同一学期中列出表,列表中能同时反映出每门课上次是那位老师上、哪些老师能上、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多媒体、双语还是其他),使用什么教材,还有哪些教材可选用,其他还能列出必修、选修、学生人数、学分、教师职称、教师学历等数据。
      3、 业绩点计算:既能将系定必修、选修,校选、辅修、双学位、给外系开课、外系来开课、军训、上机实习、暑期实践、毕业论文等分门别类列表计算,又能综合在每个教师个人表上。
      4、 日常管理系统:①导师制的操作运行
               ②班主任的任命程序
      5、 档案管理:学生方面:最基本的信息,各专业、各班级学生名单,每学期转入转学生的记录,留级,开除,结业,毕业学生的数据。
             教学方面;教学规章制度,教学会议记录等。
                  ①教材申报统计。
                  ②课件的统计。
                  ③教学项目的申请和教改项目的统计。
                  ④SRTP的统计。
                  ⑤学院总的教学奖励和教学事故的统计。
                  ⑥教学管理的督导数据。
      6、题库系统:逐步建立试题库,使教考分离,既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效率,同时又保证考试质量统一性。
    
    总之,这个软件管理系统使教学管理更高效、快捷,信息更透明、准确,资料更全面、完整。希望学校将此列为重要教改项目,给予经费支持。
    
      二、设立教学岗,稳定优秀的师资队伍
    学校鼓励教学、科研双强的全才,但不能不看到现实中有不少在教学上非常优秀的教师,科研上并不强,从而影响他们的定岗,从已有一些此类教师的调出中已可感到问题的紧迫。为此,我院决定从各级岗位中拿出20~30%的岗位专门用于这些教学上较优秀的教师。并初步制定了四条标准:①担任学院的平台课、主干课;②讲课效果好、深受同学欢迎与好评;③校教学评估分在平均分以上;④教学认真负责,无教学事故。
    
      三、实行导师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随着学分制的实行,班级管理将淡化。而整合教育、校区文化又要求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教学管理,增强师生联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同时又不增加教师负担,使资源合理配置。我院决定从2000届学生开始实行导师制。其特点将"优导制"与"普导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导制:从大三开始(第五学期),由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使优秀学生能更早地接触研究,与导师们一起工作,得到他们的指导,参与他们的讨论,培养自身的探究能力。与此同时实行普导制,使每位同学都有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作指导教师,参与老师的课题,平时接受指导老师的解疑与指导。所有指导教师除此外将完成三项任务:第一,大三的暑期实习,负责联系实习单位,对实习进行指导。实习单位、学生、指导老师联系的密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第二,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师生联系的密切,相互之间的了解,使学生在论文选题、教师在指导上更有针对性,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第三,大三开始学院将每学期增加一门讨论课,可由一位老师或多位老师与被指导的学生组成研讨小组,论题可与课题有关,也可以是学校内、社会上、教育的、人生的,前沿知识、热门话题等。总之,通过优导制与普导制,使学生有了一种新的学习场所,从重在正式教育转到在正式与非正式场所的学习,从一个按场地、领域和身份划分的场所到一个由学习义务统一的场所,从研究、教学互不相干到将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单纯的课堂学习向教师指导下的探究转化。这个从本科开始的教育途径的变化,将为今后研究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特别是教授的积极性,建立一批精品课 在现行提倡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同时,如何将教授们具有丰富内容的课程,结合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选用优秀教材进行组合,使之成为一批精品课,使教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达到教授为本科生开课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求留学归国教师在提高他们讲课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用双语教学,采用国外最新,最先进的教材,使学生在提高外语兴趣、能力的同时,接受国外新的前沿性的知识,通过这二方面的努力,使我院形成一批由正教授、留学归国人员担任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用多媒体、双语教学),精选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精品课。
    
    五、制订新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减少学分,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句空洞的话,它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何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修养,是本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教学计划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清楚地写作,严谨地演讲,逻辑的思考,批判性的能力以及如何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打好终身自我教育的基础和能力,真正做到"课程越少学习内容反而越多"的目的,使学生较快而又系统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使学校不但是一个知识的学习场所,同时也是一个素质、能力的学习场所。为此,我院将在总结2000教学计划制订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新一轮的、总学分更少的新教学计划。
    
      六、结束语
    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系统与整个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改任务艰巨复杂。古人说的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我院的教学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