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几天起,浙江大学的每一位在校本科生都将客串评委的角色,为每一位给自己授课的教师打分。这标志着浙大开始全面实施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浙江大学在今年6月明确规定,对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要以学生为主,学生的评价在最终评价中的权重占0.8,而教师所在学院的评价权重仅为0.2。同时,这次出台的评价制度还设定了非常细的评价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5项,包括教师课堂教学的态度、内容、方法、效果和总体印象,另外还有10项二级指标,分别对教师敬业和育人、理论和表达、学习方法和培养方法、实际水平和教材使用等作出了相应的评价要求。打分结果将有层次地反馈给各个学院、课程指导委员会和授课教师,并将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这也将作为对教师整体评价的一个依据,与教师的业绩相挂钩。
让学生给老师打分,教师们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许多教师表示一定要把压力变动力,为学生们上好每一堂课。
据悉,浙江大学有1882位教师的2600多门课程将接受全校2.7万名本科生的打分。(单泠 金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