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以科技项目作为扶贫的种子,采用项目双方责任人制度,在武义县宣武乡实施了11项以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效益农业为主的扶贫项目。其中双方各投入15万元和6万元的“山地放养土鸡”、“高山蔬菜”两个项目使农民当年增收上百万元。
2000年,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百乡扶贫攻坚计划”,浙江大学与宣武乡结成了扶贫对子。一年多来,浙大组织相关部门和学院共同参与,根据当地实际,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确定实施了“山地放养土鸡”、“果树新品种引进与生产”、“老茶园改植”等11个项目。期间,项目组科研人员为2500余人次的农民进行了40余场次专题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敢闯市场的新型农民。
到去年年底,浙大11个科技扶贫项目已全部启动。“山地放养土鸡”项目羽鸡苗成活率达98%,商品率达95%;“高山蔬菜”项目种植7000余亩,平均每亩产值在2000元以上。( 单泠 记者 朱振岳 )
《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17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