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科研合作倡议书
最近,浙江大学教授潘杰在浙大求是网上发布“科研合作倡议书”,倡议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精诚合作,优势互补,携手发展基因工程技术,使我国能在国际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潘杰教授多年来在日本、加拿大和美国从事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工程研究。2001年初,他作为引进人才落户浙江大学,并组建了新实验室,开展以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为目的的功能基因克隆和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的制作与产业化开发工作,致力于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产品转化以及开展在医药开发、疾病防治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
作为多年从事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的学者,潘杰一直十分关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他说:“世界各国对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加入我国WTO后各项条款的相继实施,我国的生命科学研究、医药产业以及农业等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所有领域将受到来自国外的更为猛烈的冲击。”基因工程技术是涉及到各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因此潘杰十分希望具有不同学科背景、有志投身这一研究领域的同仁,打破成见,加入他们的队伍,共同为祖国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在一起共同研究攻关,不仅仅是潘杰一个人的愿望。潘杰的倡议,反映了一代青年学者新的科研理论和价值观。
单冷 (2002-4-2)
各位同仁好!
随着人类与动植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相继完成与不断深入,在当今的“后基因组时代”里从事有关动植物的基因结构、基因功能及其相关产业为目的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以及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重点已扩展到研究并利用基因和蛋白质功能的“功能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等深层次方面上来。
近年来,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转基因兔、转基因猪、转基因羊、转基因牛、转基因猴等大型哺乳动物以及转基因鱼、转基因鸡、转基因蚕等小动物相继开发成功。许多转基因小鼠作为研究人类疾病发生机理的动物模型,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平台。这些难得的拟人疾病动物模型在药物的开发、筛选以及药效评价等研究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欧美、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以转基因技术为重要支柱的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已愈来愈普遍了。
此外,转基因动物,特别是“乳腺生物反应器”动物模型作为药用蛋白质的全新的生产模式在国际上已经成为生物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美国开发了可生产人凝血酶原III的转基因羊,英国PPL制药公司也培育出可制造人抗胰蛋白酶的转基因羊,荷兰制药公司制备了可大量生产人乳铁蛋白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转基因牛。这些生物高科技技术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并且每年以极高的速度增长。据美国有关权威机构预测,到2005年,仅美国的“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药物年销售额就将超过500亿美元。2010年,所有基因工程药物中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的份额将达到所有生物制药总量的95%,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
相比之下,国内的生物工程技术,特别是在动物转基因以及基因敲除(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原有机体内重要基因缺失)模型的制作和应用研究方面均比较落后,这已经成为我们在新世纪尤其是在“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与医药产业能否高水平、持续发展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可想而知,随着加入WTO后各项条款的相继实施,我国的生命科学研究、医药产业以及农业等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所有领域将受到来自国外的更为猛烈的冲击。能否在这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这是关系到今后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据悉,“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组织建设包括生物技术产业工程在内的高新技术工程,重点放在医药和农业生物领域。
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真理,我相信,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没有人会甘心被淘汰出局。
鉴于上述原因,本人愿将多年在国外学到的有关生物工程知识与技术,应用到国内基因工程与医药产业的发展中来,为促进该研究事业及其研究成果转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期望积极广泛地开展与兄弟科研单位以及医药集团等部门的多领域大交叉学术交流以及产品开发与合作研究,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人才与技术资源以及优良设备,尽快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有一定规模的、开放型的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制作和其研究成果的转化基地,从而为建设一个适合我国国情、主攻有我国人群基因和疾病特点的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的制作、研究、开发与应用以及相关疾病治疗手段的综合科研和成果转化、技术应用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潘杰
2002年3月25日
最近,浙江大学教授潘杰在浙大求是网上发布“科研合作倡议书”,倡议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精诚合作,优势互补,携手发展基因工程技术,使我国能在国际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潘杰教授多年来在日本、加拿大和美国从事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工程研究。2001年初,他作为引进人才落户浙江大学,并组建了新实验室,开展以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为目的的功能基因克隆和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的制作与产业化开发工作,致力于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产品转化以及开展在医药开发、疾病防治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
作为多年从事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的学者,潘杰一直十分关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他说:“世界各国对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加入我国WTO后各项条款的相继实施,我国的生命科学研究、医药产业以及农业等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所有领域将受到来自国外的更为猛烈的冲击。”基因工程技术是涉及到各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因此潘杰十分希望具有不同学科背景、有志投身这一研究领域的同仁,打破成见,加入他们的队伍,共同为祖国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在一起共同研究攻关,不仅仅是潘杰一个人的愿望。潘杰的倡议,反映了一代青年学者新的科研理论和价值观。
单冷 (2002-4-2)
各位同仁好!
随着人类与动植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相继完成与不断深入,在当今的“后基因组时代”里从事有关动植物的基因结构、基因功能及其相关产业为目的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以及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重点已扩展到研究并利用基因和蛋白质功能的“功能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等深层次方面上来。
近年来,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转基因兔、转基因猪、转基因羊、转基因牛、转基因猴等大型哺乳动物以及转基因鱼、转基因鸡、转基因蚕等小动物相继开发成功。许多转基因小鼠作为研究人类疾病发生机理的动物模型,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平台。这些难得的拟人疾病动物模型在药物的开发、筛选以及药效评价等研究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欧美、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以转基因技术为重要支柱的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已愈来愈普遍了。
此外,转基因动物,特别是“乳腺生物反应器”动物模型作为药用蛋白质的全新的生产模式在国际上已经成为生物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美国开发了可生产人凝血酶原III的转基因羊,英国PPL制药公司也培育出可制造人抗胰蛋白酶的转基因羊,荷兰制药公司制备了可大量生产人乳铁蛋白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转基因牛。这些生物高科技技术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并且每年以极高的速度增长。据美国有关权威机构预测,到2005年,仅美国的“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药物年销售额就将超过500亿美元。2010年,所有基因工程药物中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的份额将达到所有生物制药总量的95%,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
相比之下,国内的生物工程技术,特别是在动物转基因以及基因敲除(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原有机体内重要基因缺失)模型的制作和应用研究方面均比较落后,这已经成为我们在新世纪尤其是在“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与医药产业能否高水平、持续发展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可想而知,随着加入WTO后各项条款的相继实施,我国的生命科学研究、医药产业以及农业等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所有领域将受到来自国外的更为猛烈的冲击。能否在这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这是关系到今后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据悉,“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组织建设包括生物技术产业工程在内的高新技术工程,重点放在医药和农业生物领域。
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真理,我相信,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没有人会甘心被淘汰出局。
鉴于上述原因,本人愿将多年在国外学到的有关生物工程知识与技术,应用到国内基因工程与医药产业的发展中来,为促进该研究事业及其研究成果转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期望积极广泛地开展与兄弟科研单位以及医药集团等部门的多领域大交叉学术交流以及产品开发与合作研究,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人才与技术资源以及优良设备,尽快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有一定规模的、开放型的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制作和其研究成果的转化基地,从而为建设一个适合我国国情、主攻有我国人群基因和疾病特点的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的制作、研究、开发与应用以及相关疾病治疗手段的综合科研和成果转化、技术应用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潘杰
2002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