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参与国家“973”项目“中国边缘海的形成演化及重要资源的关键问题”的科学家们在青岛召开了该项目的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之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李家彪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出版了一部《中国边缘海的形成演化》论文集,不仅为项目进展提供良好的坐标,也为最终交出满意的项目答卷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项目已实施了3个海上调查航次,样品的实验室测试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模拟正在进行之中。为填补南海地震观测网空间分布的空白,又在南海西沙设置了一个地震观测台站,进行自动观测。
边缘海是大陆和大洋岩石圈过渡带上形成的特殊的构造地质单元,具有独特的形成演化机制。西太平洋一系列边缘海(包括我国的南海与东海)的形成作为全球构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生代全球最为壮观的地质现象之一,早已被海洋地质学界所关注。对边缘海形成演化的认识将对海洋科学的许多前沿领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海域划界将成为各沿海国家维护其主权与权益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中国边缘海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供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项目另一位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高抒强调说,“正是由于我国边缘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国家需求,国家才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把边缘海作为国家重大基础发展规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