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浙大

浙大学子交出信用考卷

发布时间:2002-06-09来源:作者:2398


    据浙江大学学工部的最新统计,到目前为止,该校累计已有4295名学生申请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贷款总金额达到2855.63万元。其中,除两人因特殊原因到期未还款之外,其余到还款期限的学生均已按时归还了贷款,还款率高达98%以上。此外,还有14名学生主动提前归还了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从2000年8月起在全国实施,目的是帮助全日制高校中家境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与目前通行的商业贷款、消费贷款不同的是,它无须任何抵押和担保,是一种基于大学生个人信誉之上的信用贷款。
    
    个人信誉靠不靠得住?发出的助学贷款会不会成为泼出去的水?浙大学子们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回答。
    
    来自福建漳州农村的法学院学生林达生家庭比较困难。因为填错了借款期限,今年1月,他突然得知必须归还大学二年级时贷的8000元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日期只剩两天,家里寄钱来得要4天以后。在约定期限的最后一天,林达生通过向其他同学借钱的方式先归还了这笔贷款。收到汇款后,他又立即一一归还了其他同学的借款。
    
    现已成为经济学院研究生的女同学梁晶不仅提前还了助学贷款,还将12月28日贷款下发的日子定成了自己的纪念日。她说:“我会永远记住这个日子,这是我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后建立的第一笔个人信用记录。”
    
    浙江大学学工部的许老师介绍说,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学生能够安心学业,学校内部还推出了“奖、贷、补、免、勤”五位一体的联动助学政策。校内贷学金制度自1995年推出以来,还款情况也十分理想,学生毕业三年内的还款率高达99%。
    
    “我之所以及时归还国家助学贷款,是缘于一次终身难忘的教训。”地球科学系研究生何智勇曾经用自己所持有的中行信用卡透支了500元,并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超出了还款期限。当他看到银行的通知单上白纸黑字地写着“您的信用额度已由每天提款5000元下降到2000元”时,内心震动不已。他说:“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胡宏伟 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