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浙大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造性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发布时间:2002-06-20来源:作者:2933


    最近,全国许多省市的政府部门和重点高校纷纷派人前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取经,他们带着一个共同课题而来:名校与城市合办的城市类大学,如何培育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继香港城市大学后我国第二所城市大学,浙大城市学院仅用不到3年的时间,就摸索出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育模式。
    
    据浙大城市学院党委书记邹晓东介绍,该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由地方政府与著名高校共同创办的新型高校。城市学院立足杭州,面向浙江,因此能否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关系到办学的成败,两年多来,学院不断进行相关的探索实践。
    
    师资队伍专兼结合,既要理论功底,又要实践经验。该校一方面聘请大批浙江大学的任课教师,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量的80%,提高学生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该校又广纳国内行业精英、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人才做专职或兼职教授,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比如在专职教师中,管理系教师王陆庄曾任大企业副总,有着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新闻系教师王玉生曾任吉林广播电台新闻台副台长,长期从事播音与主持工作;法学系的多位教师有着在法院、检察院工作的经历。同时,学院聘请大批企业老总或行业知名人士担任兼职教授,开设形式灵活的短期授课或讲座,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重视学科应用。
    
    专业设置适度超前,课程设置注重创新实践,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城市学院充分考虑现代产业的大量人才需求来设置专业,同时推出一系列针对性、实践性强的课程。比如,学院本学期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设立“大学生职业心理与职业生涯规划课”,聘请香港城市大学的知名专家陈启年担任就业指导顾问,引进国际先进的职业规划理念,在校内逐步建立起灵活、实用、高效的就业指导体系。职业规划课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从大一起就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大学四年进行规划与训练。邀请各行业资深人士担任学生的课外导师,鼓励学生走出校门,以“就业使者”的角色模拟体验。
    
    
      (记者王纲 通讯员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