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浙大

《时间简史》中文译者将为霍金作翻译

发布时间:2002-08-07来源:作者:3761


    霍金将在杭州作公众演讲的消息,令众多宇宙学爱好者欣喜不已,但不少人也在担心,霍金的英文演讲自己能否“听懂”?现在这种担心可以免除,经本报牵线搭桥,霍金的学生、《时间简史》等科普名著的中文译者吴忠超教授将担任公众演讲的翻译。
    
    霍金答应8月15日作公众演讲,浙江大学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即将成立的浙江大学数学研究中心负责人之一陈恕行教授通过电子邮件与霍金的秘书保持着热线联系,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有一个难题摆在组织者面前,由谁来担任霍金的翻译?英语水平高的不一定懂霍金的量子宇宙学理论,而浙江又没有研究霍金理论的学者。当时,有老师提出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时间简史》中文译者吴忠超教授。但怎样才能找到吴忠超呢?浙大老师曾与湖南科技出版社(《时间简史》中文版由其出版)联系,未能如愿。
    
    就在组织者一筹莫展之时,本报的一篇报道引起了浙大新闻办的注意。6月26日,霍金新著《果壳中的宇宙》获得安万特科学图书奖,该奖项是世界最著名的科普图书奖之一。当新华社的消息传来时,正在杭州讲学的该书中文译者吴忠超教授正做客本报,与记者在办公室谈论着霍金,于是就有了次日本报八版的《在科学的氛围中思索宇宙》一文。
    
    经本报记者牵线搭桥,浙大新闻办、校办的老师与吴忠超见了面。当吴忠超教授听了浙大老师的建议后,表示愿意做霍金和中国读者之间的桥梁。为此,原定8月14日返回美国的吴忠超推迟了归程。他还向浙江大学老师提出了在接待霍金时很多需注意的问题。
    
    吴忠超197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求学时,曾受教于霍金教授4年,并在霍金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但自1997年应霍金之邀再赴剑桥大学与其一起研究黑洞理论后,他只是通过电子邮件与他联系、交流,这次能在杭州见到霍金,吴忠超非常高兴。
    
      (记者张冬素 通讯员单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