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副书记、省长柴松岳今天在浙江大学调研时强调,要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5·31”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再接再厉,与时俱进,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更好地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今天,柴松岳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吕祖善,副省长盛昌黎,杭州市市长茅临生等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校长潘云鹤的陪同下,考察了正在建设中的浙江大学新校区、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实验室等,听取了学校领导的工作汇报。
柴松岳指出,新浙大组建以来工作成绩显著,较好地完成了院系调整、学科重组和行政机构改革;办学结构迅速优化,教学科研水平明显提高;校区建设形势喜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服务浙江,把科研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与企业结合起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浙大全校师生表示慰问和感谢,同时也向关心、支持浙大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感谢。
柴松岳在考察中指出,浙江大学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既是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需要,也是浙江建设科教强省、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浙大的改革与发展,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也要继续全力支持浙大的改革与发展。同时,希望浙江大学不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厚望,瞄准世界一流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加快发展。
柴松岳强调,要科学定位,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修订和完善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既要很好地研究和借鉴目前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经验、基本做法,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特别是浙大的实际,在学科协调发展、整体水平提高的同时,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培育出几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特色优势学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要认真制定并实施阶段性规划,既坚定不移,又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柴松岳强调,要深化改革,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加快学校发展。要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全面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是生活后勤而且连教学科研后勤也要逐步从学校行政体系中剥离出来,通过市场化运作,实行后勤社会化,改善办学条件。要深化教学科研改革,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浙大科技园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处杭州市余杭区三墩的浙大紫金港新校区占地3200亩,规划71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规划入住学生3万人。新校区工程于去年9月全面动工,目前进展顺利,今年9月可望部分投入使用,迎接1.5万新生入住。新校区的兴建,大大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柴松岳在工地上仔细察看了规划、工程质量和进度后高兴地说,新校区规划布局合理,单体设计也具特色,工程进度快,质量也不错。他要求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加快工程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早日发挥作用。
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蔡惠明、蒋泰维、孙永森、翁礼华、侯靖方、毛光烈、徐再生等随同调研。
(浙江日报杭州8月20日讯 记者周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