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浙大

浙大“等级”宿舍分出富学生和穷学生?

发布时间:2002-09-04来源:作者:6266


    热水管道、独立卫生间、组合家具,这是浙江大学新学期给新生们准备的新学生宿舍的配备。但不是所有新生都能住进这种宿舍的。新生入住的宿舍条件档次有高低,学校根据不同的档次收取不同的住宿费用。
    
    不同价格档次的宿舍,是浙大在两年前开始推出的。比如,西溪校区第一次推出的宿舍价格分别为1400元、800元、600元三个档次。学校当初推出不同价格档次宿舍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然而,现在在学生中出现了这么一种说法:“住宿条件越来越好了,但住在不同档次宿舍的同学之间好像有了隔阂,即使是一个班的,交往都很少。”学校里似乎已经开始出现‘富学生’与‘穷学生’两个群体了。
    
      隐隐好像分出“穷学生”和“富学生”
    
    每年住宿费1400元的学生公寓是怎样的呢?比如浙大西溪校区18幢女生宿舍,一间4个学生,每人一台电脑,房间里有书柜、衣柜、床、饮水机、空调,独立的卫生间内有热水器、洗衣机。住在这种公寓的学生每月的零花钱大概在1000-3000元。
    
    每年住宿费600元的宿舍又是怎样的呢?比如浙大西溪校区4幢女生宿舍,8个学生一间,一般一个寝室合买一到两台电脑。冬天洗澡须到学校的公共浴室。卫生间是一层楼的学生公用的。住在这里的学生的零用钱一般每月500百左右。
    
    “大家都是同班同学,但总觉得住在4幢的女生太节约。”一位住在18幢的女生这样说。
    
    “如果大家都住同样的宿舍的话,这种来自校园‘贫富差距’的压力就不会存在。不会让我觉得低人家一等似的。”一位住在4幢的女生这样说。
    
    该校新闻系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对记者说;“我是班主任,平时我也感觉到,由于住宿档次不同,学生间好像被隐隐分割成两个群体:‘穷学生’和‘富学生’。这两群学生之间,平时出游、班级活动时,花钱上明显有差异,平时沟通也比较少。”
    
      有人非要住 有人决心搬
    
    大二女生展同学住在1400元的公寓里,她的父母是普通教师,年收入不到3万。但每月,展同学的生活费就将近1000元。父母几次劝说她换宿舍。但展同学说,好的住久了,差的住不惯。像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
    
    记者对该校新闻系的14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住在高档宿舍里的学生有55名,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家庭状况一般。高额的生活费用,往往让一些学生不堪重负。为了有一个好一点的生活学习环境,小林曾住过高档宿舍,可住了一个月后,她发现,除每年的住宿费外,宿舍每月每人要支付的电费就要100元,并且,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她就是想在其他的零用上节省一点也节省不了。小林后来决定搬出“高价宿舍”。
    
      校方认为:学生观念跟不上时代
    
    那么,校方有没有料想到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又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呢?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宿舍管理中心罗主任。
    
    “听说过这种现象。”罗主任说,“学校推出不同价格层次的宿舍的原因,是考虑到满足不同家庭条件学生的需求,学校为此引进市场运作措施。”
    
    “就像你在学校食堂买菜,你可以买5元一餐,也可以买10元一餐,这是你自己的消费选择。而学生间这种不同的消费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罗主任认为,学校推出不同价格的宿舍之所以造成住学生之间的隔阂说,可能是因为学生心理不够成熟,而有些学生的观念则跟不上现实生活的要求。
    
    “学校不需要改革宿舍价格措施,而是需要对一部分不适应的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教育。”浙大西溪校区学生会一位学生干部这么对记者说。
    
      档次越高学生越欢迎
    
    据该校有关人士介绍,价格越高的学生公寓,越受学生欢迎,建造越来越舒适的宿舍是学校宿舍的发展目标。记者在浙大玉泉校区看到,四五幢新宿舍刚刚竣工,清洁工人们正在擦着窗玻璃,等待新同学们的到来。新公寓外墙面是绛红色的瓷砖,全景式的开放阳台。据了解,还有两幢高层学生宿舍配备了电梯,这也是浙大首次建造高层学生宿舍。一场学生公寓革新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时报记者田芳艳 实习生沈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