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学生亲历外交部招考

发布时间:2002-10-22来源:


    这个刚刚过去的双休日,对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小李来说意义非常,这两天他在上海参加了国家外交部面向全国高校招聘的选拔考试。内容包括英语笔试、听力、口试、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笔试。
    
    据小李介绍,上海是这次外交部招考的华东考点,全国共6个考点。浙大共有21名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去上海参加了考试。
    
    他说虽然招考前对专业的要求不是很强调,但考试内容的专业性还是蛮强的,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围绕国际关系、政治、外交方面出题的比例很大。
    
    “考好后的感觉不是很好,对我来说主要是英语太难,”他说,“但有机会参加这次考试我已经很高兴,毕竟获得这次机会也是不容易的,这样的经历在我的人生中是有意义的。”
    
    据了解,国家外交部已经是第四次来浙江大学招人了,分别在外语、法学、管理、经济和人文学院由院里推荐学生参加考试,因为是外交部招考,所以学院里往往总是推荐外语比较好的学生,其实外交部并没有对考生的英语有什么硬性的要求,他们也鼓励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报考。
    
    由于考上外交部多半是要驻外的,而一开始往往去非洲等地,所以在招考时,外交部要求的男女生比例是4∶1,且对外观形象、气质都有要求,男生一般要在1.70米以上,女生要求1.60米以上。
    
    招考的第一个程序就是政审、面试,每人20分钟时间,其中包括:问答;看漫画即兴演讲和速记。浙大31名报考学生在这第一轮里,就有10人被刷下来,剩下21人,而这21人也并不见得就能全部参加最后的考试,外交部派来招考的人员会找学生的班主任、辅导员甚至平时关系好的同学了解情况,等“客观评价”也过了关,才有资格参加10月19日—20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笔试。
    
    笔试的成绩不公开,在明年二三月份,外交部进行综合评估以后确定录取名单。历年来,浙江大学共有五名学生被外交部录取。
    
    录取并不一定就是最后真正的录用,还要参加国家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取得公务员资格以后才可以。
    
    最后,学生需要由学校派人陪同去市级以上的医院进行体检,将报告寄去外交部,等一切合格以后才可以被最后录用。
    
    浙江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部的林夏芬副部长说:“如今的学生在就业时往往太现实,注重眼前待遇,并不了解一个岗位的重要和权威性,到外交部这样的中央国家机关工作,需要学生把事业放第一,有使命感,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金一铮 郭雀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