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在浙大永谦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的“微软科技周”开幕仪式上,微软公司亚洲研究院与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就建立“微软教学实验室”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微软将派出高层项目管理人员在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日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商务及亚太地区高校关系高级经理陈宏刚博士已经为浙大学生上了“软件开发及案例分析”的第一课。
今年6月,微软公司与教育部在北京签署了一项旨在推动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事业、提升国内计算机基础科研水平的合作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微软公司将在未来3年内,投资、赞助和捐赠价值2亿元人民币,实施这一名为“长城计划”的合作项目,这一计划将由微软亚洲研究院负责实施,它包括共建示范性软件学院,共同培养一流的软件人才。“计划”首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和中国科技大学启动。
浙大软件学院现已有在校博士生292名,硕士生713名,本科生2000余名。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微软公司将协助浙大软件学院开设有关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等专业基础课。日前,微软公司派出了5位高层研究管理人员为软件学院学生面授计算机软件课程——“软件开发及案例分析”,使得微软在大型软件工程项目中所取得的优秀的经验更快更广泛地得到推广,从而提高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并带动区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据悉,微软方面已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达成协议,全程拍摄授课实况,编辑后作为新版教材面向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发行。同时,微软还将向浙大赠送用于教学的100套软件和2台服务器。
(本报通讯员单泠) 2002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