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负盛名的香山科学会议这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召开。今天起在杭州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第194次学术讨论会以“分子影像学”为主题,两院院士唐孝威、陈宜张、刘伯里、沈学础、叶朝辉及30余位来自各地的教授、研究员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
据介绍,分子影像是对活体内部过程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无损的实时测量。体内分子影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以体内特定分子为成像对比度源的医学影像技术。与常规医学影像技术相比,分子影像有显著的优越性。在临床诊断中,前者只能反映疾病后期的状况,如病灶的物理性状(肿瘤大小,解剖定位等),而后者则可在无任何临床症状时检测早期疾病的生物学特性,如癌前分子改变、基因变化、肿瘤细胞标志物、生长动力学等。分子影像技术使研究活体内整体微环境的疾病发展过程成为可能。这项技术能快速、省力、非创伤地提供活体内三维空间信息,在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生物学特性中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这个领域是分子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放射医学、核医学、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对人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已充分认识到此技术的潜在重要性,宣布了一系列发展此技术的计划及其实施经费。参加本次讨论会的专家表示,我国已有多位专家学者对分子影像学开展研究并已取得实质性研究成果,下一步应组织各方面专家研讨此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计划。
(驻浙记者万润龙 通讯员单泠报道)2002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