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子提供更多深造机会

发布时间:2002-12-02来源:


    今天出版的《浙江日报》发表了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造桓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体会文章。他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等教育任重道远,大有作为。
    
    第一,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咬定青山不放松。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就是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教学科研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不断实现教育改革和创新。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强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研究新成果,在思想创新、高新技术原发性创新中下功夫。
    
    第二,切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高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充分发挥科教兴国的战略作用。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先导。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都必须建立在发展教育的基础上。我国高等教育是科技创新、科教兴国的主力军。但是,我们国家大、底子薄、起步迟,更要奋发图强,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在某些学科、某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高等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建立学习型社会中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支持下,我国和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浙江大学开足马力,一扩再扩,为浙江省子女提供了更多的读书机会,也为全国各地优秀生源学习在杭州、就业在杭州,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在开展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形成学习型社会,我们也做了大量工作。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大力度。
    
    第四,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13年来,党中央召开了11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对推动高校党的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办好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指导方针。学校党的中心组要以身作则,带头学,带头宣讲,把全校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推向一个新高潮,逐步引向深入,成为长期发挥作用的精神支柱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