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预测2003年6大热点研究主题

发布时间:2002-12-25来源:


    温室效应对冰川的影响
    
    冰川学家正在艰难地筛选地球上的“冰窖”有哪些将在温室效应的冲击下清空“库存”。山脉上的冰川正在明显地后退,热带高山上的冰川也将很快消失。但是这一现象在格陵兰岛、南极洲,以及南极大陆西部等冰川覆盖地区却被证实是非常微弱的。人造卫星以及其他新型地球物理学设备将对这些变化中的冰川的进与退进行监测,以期能够对全球气候的未来给出一个更加准确的预测。
    
    与太阳气候的关系
    
    在气候记录中,越来越多的气候波动与“盈日”“亏日”相互匹配的现象正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研究人员只好将太阳作为一个导致气候变化的因素而认真对待。他们将太阳的可变因素列入了他们上世纪的气候变暖模拟试验中。而太阳在其中似乎扮演了一个引发干旱以及寒汛的关键角色。太阳气候研究人员正在尝试确定微弱的太阳波动与气候之间的物理联系。这里最重要的“候选”因素就是:受太阳调节的宇宙射线及其对大气层的影响。
    
    预算的破产
    
    人们记住2002年也许是因为它标志着一段好时光的结束。这种说法可能有一点过分,但是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正在被逐渐增长的忧虑所困扰,世界经济的衰退正在戏剧性地减少政府以及民间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投入。意大利、德国,以及法国已经面临政府开销的削减或者冻结。在美国,跌落的股票价格使得大学以及基金会的捐款减少了1/3,甚至更多。白宫已经发出信号,它将不再继续支持生物医学研究经费曾经的两位数的增长。并且与伊拉克可能爆发的战争,也将打消将纳税人支出费用的2倍用于增加自然科学研究经费的希望。但是这其中也有令人高兴的一面:较低的利率使得社会公共机构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确保很多实验室建设计划的顺利完成。
    
    进化的基因组
    
    随着大部分主要微生物群落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展开,以及不断有综合有机体的DNA破译完成,研究人员期待能够对许多生命进化关系有更深的认识。其间,对人类遗传变异的研究将继续向我们展示人类遥远的过去,同时黑猩猩基因组计划也许能够揭示是什么促成了人类的诞生。
    
    另一种视线——可见光谱以外的天文学
    
    2003年,几颗人造卫星将把波长调整到可见光谱带范围以外的太空。欧洲航天局(ESA)的基本任务将于10月发射完成,并且很快就能对来自黑洞、超新星以及其他一幕幕天体活动的伽马射线进行观测,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的Swift空间探测器将从12月开始对伽马射线爆发进行跟踪。预定于4月发射的空间红外线望远镜设备,将对来自遥远星系以及恒星与行星的诞生地——尘云的热量进行监测。并且天文学家将得到他们在太空中最好的微波波纹图——来自“宇宙大爆炸”的寒冷烙印,而这要归功于在明年早些时候发射的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
    
    重要的物质——反氢
    
    2002年,两个相互竞争的研究小组在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CERN)的实验室中,第一次制造出了一种低温的、移动缓慢的反氢原子——反电子环绕反质子运行。反氢将成为研究物质与反物质之间差异的重要工具,但是科学家在他们能够利用激光轰击它,并且对它的属性进行测试之前,必须首先捕捉到相当数量的反氢。这一想法在明年,甚至后年可能都将难以实现,但是毫无疑问,竞赛已经全面展开。反氢的未来比任何时候都要灿烂。?
    
    (赵路/编译)2002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