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8月1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198亩经济适用住房设计方案评审会议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厅召开,校长潘云鹤出席会议并作了总结发言。以下是发言摘要:
浙江大学经济适用房住宅区规划应遵循新校区规划所确定的总体格局和要求,即要以“园”为核心,体现“现代化、网络化、生态化、园林化”的规划思想,体现当今世界高教科技和现代居住建筑的发展趋势。努力做到与21世纪一流大学相匹配,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部对环保型住宅的环卫、环境标准,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空间绿化、自然景观、噪音控制、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各方面因素,把住宅区建设成一个环保型住宅社区。要注意对文化气息的创造,要能反映百年浙大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积淀,能体现浙大“兼容并蓄、海纳江河”的时代精神。在小区规划设计和建筑风格上着重体现“开放性、现代感”,在环境设计上突出“亲水性、园林化”等特色,充分体现高知群体聚居地严谨求实又渴求自由浪漫的人文气息。
潘云鹤说,在建筑设计上,应结合整体形态的要求。通过曲线的道路、自然的河流与花园广场的组合,形成各种形态的景观院落空间、高低错落的住宅组团,以及动静分明的活动空间,通过带状绿化及沿河风景自然渗透到组团深处,使整个小区“围园而作”,符合书院特征,使每一户都能时刻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在建筑空间上,要营造一个连续有序的环境空间。无论是从中心花园到沿河绿化生态带,还是从组团间公共绿化到各部分院落廊道空间,对居住者而言,都要通过交往空间与园林意境结合所形成的系统交流场所与室外共享场所,来增强小区内居民的亲和力。
在建筑造型上,居住小区应采用多层、小高层、高层相结合的形式。以均好性为布置原则,利用整个居住建筑群体的高低错落,点、线、面的相互结合,创造出多重景观层次;以自然、随意的设计风格,形成逶逦起伏,委婉流畅的轮廓线,将自然环境与住宅群体融为一体。
在整体设计上,应秉承现代建筑简约的风格,追求一种情景相融的建筑形态,把形与景有机结合起来。建筑造型力求表达时代感,吸取现代建筑简洁、明快的特征,主立面造型以几何体块状构图为主,通过弧面与线条的组合和丰富的立面色彩及光影变化,形成具有明快节奏、错落韵味、丰富层次的多样性景观。
在单体建筑上,建筑平面及户型也要围绕交流空间和园林景观来布置。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突出景观客厅,强调室内外空间的流通。居住建筑应全部朝南或偏向景观中心,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景观效果,小区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并导入智能化小区设计及康居工程建设标准设置。另外针对教师群体,突出组合书房的个性化设计,在空间层次上强调多样化和可变化的特点。
总之,要努力营造一个平和、宁静、舒适、便捷、宜于居住的新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