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痛惜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分析事故原因

发布时间:2003-02-03来源:


    网易科技综合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懋章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他对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表示痛惜,并表示相信这一事故不会动摇人类进军宇宙的决心。
    
    陈懋章说,航天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最危险的是发射升空和重返大气层时。重返大气层时更容易出现事故。根据现在情况分析,他个人认为“哥伦比亚”号1日在返回地面前失事可能有4种原因,一是进入大气层后因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导致隔热层脱落或烧毁,二是进入大气层时,受到大气层的强大冲击力;三是进入大气层时飞行姿态不正确;四是可能受到太空垃圾的撞击。“哥伦比亚”号是美国的第一架航天飞机,服役时间较长,设计和制造与其它航天飞机相比相对落后,近年来多次出现小问题,因而这次飞行被多次推迟。
    
    但美国宇航局目前还没有宣布“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原因。
    
    陈懋章认为,人类进军宇宙深处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必然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出现挫折,需要找出事故原因,改进设计。但是,人类不会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新华社)
    
    背景资料:
    “哥伦比亚”号上的7名宇航员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日失事,酿成航天史上又一幕惨剧。航天飞机上有6名美国宇航员和1名以色列宇航员,其中2位是女性。7名宇航员中有4人是第一次进入太空。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的7名宇航员简单情况如下:
    里克·赫斯本德,45岁,航天飞机机长,曾担任空军上校。他1994年被美国宇航局选中,1999年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了10天任务。这是他第二次进入太空。
    
    伊兰·拉蒙,48岁,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蒙毕业于特拉维夫大学,获得计算器和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曾担任以色列空军上校和战斗机驾驶员。拉蒙从1998年开始在美国宇航局下属的约翰逊航天中心接受训练。
    威廉·麦库尔,41岁,3个孩子的父亲,曾在美国军队中担任试飞员,是“哥伦比亚”号的驾驶员,是首次进入太空。
    迈克尔·安德森,43岁,曾任美国空军中尉,是美国宇航局不多的黑人宇航员之一。他曾于1998年进入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
    戴维·布朗,46岁,曾担任美国海军飞机驾驶员和航空军医,1996年成为宇航员,是首次进入太空。
    卡尔帕娜·乔娜(女),41岁,20世纪80年代由印度移民美国,在“哥伦比亚”号上任飞行工程师。她曾于1997年进入太空,从事太空微重力实验。
    劳雷尔·克拉克(女),41岁,有一个8岁的儿子,曾担任美国海军航空军医。她是第一次进入太空。(毛磊)
    
    “哥伦比亚”号机舱长18米,能装运36吨重的货物。航天飞机外形象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机尾装有三个主发动机,和一个巨大的推进剂外贮箱,里面装着几百吨重的液氧、液氢燃料。它附在机身腹部,供给航天飞机燃料进入太空轨道;外贮箱两边各有一枚固体燃料助推火箭。整个组合装置重约2000吨。
    
    在返航时,它能借助于气动升力的作用,滑行上万公里的距离,然后在跑道上水准降落。与此同时,在滑行中,它还能向两侧方向作2000公里的机动飞行,以选择合适的着陆场地。
    
    据宇航局的官员介绍,一架航天飞机可以反复使用75到100次,在美宇航局42年的载人飞行史上,航天飞机在返航时还未出现过事故。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不久后曾发生爆炸,造成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1月16号发射升空的“哥伦比亚”号上的7名宇航员包括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蒙,6名美国宇航员中有两位是女性。
    
    “哥伦比亚”号原定2001年升空,但由于技术故障和航天飞机调配等原因,发射日期一直被推迟到了今年1月16号。
    
    “哥伦比亚”号本次飞行总共搭载了6个国家的学生设计的实验项目,其中包括中国学生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是美国最老的航天飞机。今年1月16日,“哥伦比亚”号进行了它的第28次飞行,这也是美国航天飞机22年来的第113次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