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织锦制作方法”发明专利受质疑
3月上旬,得知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陈希矛教授、浙江大学电气自动化研究所所长颜钢锋教授、原浙江省科委叶荪宏高级工程师等知名学者和专家对浙江某学院教师取得的几项专利提出质疑,于是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学者们坦言: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泥沙俱下,科研上也出现了一些浮躁倾向,部分学者不能严谨治学,更有甚者,有些学者将他人的学术成果通过申请专利等途径据为己有,导致发明专利名不副实。
颜钢锋教授不无遗憾地说:前不久得知浙江某学院教师就“彩色织锦的制作方法”申请了几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感到有些惊讶,当细看专利局公布的相关《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等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时,才大感意外。因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有关于彩色织锦的制作方法的技术方案论文的公开发表,而该教师迟至1999年、2000年才申请专利,整整迟了20年,因此根本不具备新颖性,也不具备创造性;两项关于像景织物的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则在理论上根本不成立。为了维护国家发明专利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真实性,维护学术的纯洁性,颜教授所在的浙江易纺数码纺织有限公司日前已经向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递交了针对该教师的两项彩色织锦的制作方法的发明专利权、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书。
在采访中,记者还看到了这样一份供述材料:该教师自93年开始主谋盗卖浙江大学的“纹织CAD软件”很多套,每套买到50000元左右,从中牟取巨额非法利益。时隔多年,参与盗卖的当事人认为当初自己刚毕业不懂事被人利用,这些年来一直良心不安,自己向有关权利人认错并写下上述供述材料。记者了解到,浙江大学的“纹织CAD软件”正是早期用来设计制作彩色织锦以及像景织物的工具软件,几乎全部涵盖了该教师所取得的几项发明专利技术。
在得知该教师试图以与上述专利有关的技术申报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时,这些具有正义感的专家学者十分气愤,据理向浙江省科技厅提出了质疑。浙江大学陈希矛教授说:我从事黑白像景、彩色像景以及其他丝织物、棉织物的CAD研究几十年,自信非常了解丝织像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但该教师究竟发明了什么?创造了什么?科学技术来不得半点的虚伪,任何一名有责任感的学者都不应该欺世盗名。我一生的追求和几代人的努力,决不允许玷污。为此,我不惜上书省长,提出质疑。
浙江大学颜钢锋教授说:我从1981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就开始彩色像景技术的研究,在原浙江丝绸工学院学习织物组织学,并拜都锦生丝织厂老艺人为师学习意匠工艺,1984年完成了“人工智能绘制彩色像景意匠的研究”的毕业论文。在从那时开始的20多年里一直从事纺织CAD/CAM的研究,总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学问,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以及产业化成果。彩色像景CAD以及制作技术的研究需要十分严谨的治学作风,我很难想象在这个领域的居然会有人这么做。
原浙江省科委干部叶荪宏高级工程师从70年代起就开始负责“黑白像景纹制工艺自动化系统”、“彩色提花织物意匠与纹版CAD/CAM系统”等科研项目管理,他说:亲眼目睹了浙江大学几代人坚持不懈、刻苦攻关的过程。要说像景技术、彩色织锦技术的发明当属浙江大学的蒋静坪教授、陈希矛教授,而某学院教师的所谓专利技术无非是浙江大学几位教授开发的纹织CAD软件的一种应用实例。在记者采访时,有关学者还向记者出示了1984年、1985年著名学者公开发表的论文、1993年随“纹织CAD系统”软件赠送的《纹织CAD系统操作手册》、1998年许鹤群等编著的《纺织产品CAD》等资料,也出示了某学院教师所取得专利的专利要求书、说明书等。记者对比后发现,专利申请日前的论文、专著、教科书等都已经部分或全面地论述了发明专利所描述的技术方案。
几位学者的质疑是否成立,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在审理后究竟会作出什么决定,我们将拭目以待。
■科技日报记者 宦建新 (2003年3月22日)
3月上旬,得知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陈希矛教授、浙江大学电气自动化研究所所长颜钢锋教授、原浙江省科委叶荪宏高级工程师等知名学者和专家对浙江某学院教师取得的几项专利提出质疑,于是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学者们坦言: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泥沙俱下,科研上也出现了一些浮躁倾向,部分学者不能严谨治学,更有甚者,有些学者将他人的学术成果通过申请专利等途径据为己有,导致发明专利名不副实。
颜钢锋教授不无遗憾地说:前不久得知浙江某学院教师就“彩色织锦的制作方法”申请了几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感到有些惊讶,当细看专利局公布的相关《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等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时,才大感意外。因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有关于彩色织锦的制作方法的技术方案论文的公开发表,而该教师迟至1999年、2000年才申请专利,整整迟了20年,因此根本不具备新颖性,也不具备创造性;两项关于像景织物的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则在理论上根本不成立。为了维护国家发明专利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真实性,维护学术的纯洁性,颜教授所在的浙江易纺数码纺织有限公司日前已经向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递交了针对该教师的两项彩色织锦的制作方法的发明专利权、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书。
在采访中,记者还看到了这样一份供述材料:该教师自93年开始主谋盗卖浙江大学的“纹织CAD软件”很多套,每套买到50000元左右,从中牟取巨额非法利益。时隔多年,参与盗卖的当事人认为当初自己刚毕业不懂事被人利用,这些年来一直良心不安,自己向有关权利人认错并写下上述供述材料。记者了解到,浙江大学的“纹织CAD软件”正是早期用来设计制作彩色织锦以及像景织物的工具软件,几乎全部涵盖了该教师所取得的几项发明专利技术。
在得知该教师试图以与上述专利有关的技术申报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时,这些具有正义感的专家学者十分气愤,据理向浙江省科技厅提出了质疑。浙江大学陈希矛教授说:我从事黑白像景、彩色像景以及其他丝织物、棉织物的CAD研究几十年,自信非常了解丝织像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但该教师究竟发明了什么?创造了什么?科学技术来不得半点的虚伪,任何一名有责任感的学者都不应该欺世盗名。我一生的追求和几代人的努力,决不允许玷污。为此,我不惜上书省长,提出质疑。
浙江大学颜钢锋教授说:我从1981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就开始彩色像景技术的研究,在原浙江丝绸工学院学习织物组织学,并拜都锦生丝织厂老艺人为师学习意匠工艺,1984年完成了“人工智能绘制彩色像景意匠的研究”的毕业论文。在从那时开始的20多年里一直从事纺织CAD/CAM的研究,总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学问,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以及产业化成果。彩色像景CAD以及制作技术的研究需要十分严谨的治学作风,我很难想象在这个领域的居然会有人这么做。
原浙江省科委干部叶荪宏高级工程师从70年代起就开始负责“黑白像景纹制工艺自动化系统”、“彩色提花织物意匠与纹版CAD/CAM系统”等科研项目管理,他说:亲眼目睹了浙江大学几代人坚持不懈、刻苦攻关的过程。要说像景技术、彩色织锦技术的发明当属浙江大学的蒋静坪教授、陈希矛教授,而某学院教师的所谓专利技术无非是浙江大学几位教授开发的纹织CAD软件的一种应用实例。在记者采访时,有关学者还向记者出示了1984年、1985年著名学者公开发表的论文、1993年随“纹织CAD系统”软件赠送的《纹织CAD系统操作手册》、1998年许鹤群等编著的《纺织产品CAD》等资料,也出示了某学院教师所取得专利的专利要求书、说明书等。记者对比后发现,专利申请日前的论文、专著、教科书等都已经部分或全面地论述了发明专利所描述的技术方案。
几位学者的质疑是否成立,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在审理后究竟会作出什么决定,我们将拭目以待。
■科技日报记者 宦建新 (2003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