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规定,本月浙江大学注册的180件“浙大”商标将全部审核完毕,并进入公示期。哪知道,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温州信得达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早已申请了“浙大”商标。
去年4月,浙江大学一口气申请注册了全部45个类别的180件商标,创下了好几个全国第一。本报曾于去年11月19日对此作过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据浙江正大商标事务所(前身为浙江商标事务所)负责人介绍,这是该事务所迄今为止接到的最大的一笔业务,受理费共达38万元。
根据《商标法》的有关规定,注册一个商标,一切都正常的话,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其中包括一年的审核期、三个月的公示期,如没异议再发注册证。
就在浙江大学笃笃定定准备这个月领取审核证时,有关方面突然发现,温州信得达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已于去年1月17日提前对第6个类别(金属材料及加工等)的“浙大”商标进行了注册,并于今年1月17日如期进入公示期。
这一消息无疑是晴天里的一个响雷,对浙江大学震动极大。昨天,记者从浙江正大商标事务所获悉,浙江大学正委托该所就此事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异议。
该所负责人张奕峰认为,温州信得达与浙江大学毫无瓜葛,其对“浙大”商标的注册有抢注之嫌疑,因此温州信得达被驳回的可能极大。
记者通过114电信查号台欲与温州信得达公司取得联系,但查无此公司。
业内人士分析,“浙大”商标之所以吃香,与其所具有的知名度及高校背景有关,这可能也是温州信得达注册的目的。
(记者 章勤 通讯员 夏厦 20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