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教育部发出通知前后,防治非典的科研工作正在各高校蓬勃开展。
日前,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宣布,浙江大学将投入100万元启动防治“非典”多学科攻关计划,与省卫生厅配套投入600元经费建立浙江大学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同时,一个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防治“非典”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也在此间成立,来自医学、动物科学、生命科学、药学、光电、材料、计算机、地学等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参加了攻关工作。
此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传染病研究所和省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共同组成的非典攻关小组在两天两夜的苦战之后获得了核苷酸序列数据,并得出明确的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建立了非典型肺炎病原学特异性检测方法,对早期病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据悉,学校将在“非典”的发病机理、传播与防治模型;病原学;病毒检测诊断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区分短期和长期研究项目组织多学科专家联合攻关。
5月1日,以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为组长的“河南省非典型肺炎(SARS)的系列综合研究”科技攻关小组在郑州大学正式成立。小组成员为病毒学、病理生理、免疫、微生物、临床药理、传染病学、生化、细胞、纳米材料等方面的专家,项目包括分子病毒学、流行病学、SARS疫苗研制、纳米材料—基因预防和治疗制剂研究、抗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SARS)药物筛选研究等五项攻关课题。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决定拿出200万元支持本省对非典的研究。学校已先期投入了经费20万元,配备了急需的实验条件,目前,先期工作已全面展开,该校基础医学院已对国际报道的SARS病源的基因序列进行了收录与全面分析,正在对河南省确诊的非典病例进行取材、测序。其中,生物工程系在对检测方法的研究中,争取设计出能对多个病毒变异种进行检测的方法。郑州大学预计用两个月时间完成SARS疫苗抗原基因的选择和治疗非典药物的病毒学实验;11月进行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及安全性鉴定,同时完成治疗非典药物的动物实验,2004年初用于临床实验。
据悉,郑州大学对此经费上不封顶,根据科研进展需要随时增拨。郑大科技人员表示:对非典的研究要作为当前科研工作的首要任务,其他课题将毫不犹豫地为此让路。
南开大学今年初刚刚设立的科技创新基金正在快速启动非典相关研究中发挥着作用。短短几天时间里,南开大学已经有18个涉及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非典型肺炎病原学、非典型肺炎病毒检测诊断、非典型肺炎防治、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消毒剂及高效防护材料、非典型肺炎病毒的环境监测等研究领域的科研项目申请立项。
(通讯员单泠 何进喜 王树强 李利民)2003-05-13
日前,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宣布,浙江大学将投入100万元启动防治“非典”多学科攻关计划,与省卫生厅配套投入600元经费建立浙江大学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同时,一个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防治“非典”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也在此间成立,来自医学、动物科学、生命科学、药学、光电、材料、计算机、地学等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参加了攻关工作。
此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传染病研究所和省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共同组成的非典攻关小组在两天两夜的苦战之后获得了核苷酸序列数据,并得出明确的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建立了非典型肺炎病原学特异性检测方法,对早期病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据悉,学校将在“非典”的发病机理、传播与防治模型;病原学;病毒检测诊断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区分短期和长期研究项目组织多学科专家联合攻关。
5月1日,以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为组长的“河南省非典型肺炎(SARS)的系列综合研究”科技攻关小组在郑州大学正式成立。小组成员为病毒学、病理生理、免疫、微生物、临床药理、传染病学、生化、细胞、纳米材料等方面的专家,项目包括分子病毒学、流行病学、SARS疫苗研制、纳米材料—基因预防和治疗制剂研究、抗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SARS)药物筛选研究等五项攻关课题。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决定拿出200万元支持本省对非典的研究。学校已先期投入了经费20万元,配备了急需的实验条件,目前,先期工作已全面展开,该校基础医学院已对国际报道的SARS病源的基因序列进行了收录与全面分析,正在对河南省确诊的非典病例进行取材、测序。其中,生物工程系在对检测方法的研究中,争取设计出能对多个病毒变异种进行检测的方法。郑州大学预计用两个月时间完成SARS疫苗抗原基因的选择和治疗非典药物的病毒学实验;11月进行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及安全性鉴定,同时完成治疗非典药物的动物实验,2004年初用于临床实验。
据悉,郑州大学对此经费上不封顶,根据科研进展需要随时增拨。郑大科技人员表示:对非典的研究要作为当前科研工作的首要任务,其他课题将毫不犹豫地为此让路。
南开大学今年初刚刚设立的科技创新基金正在快速启动非典相关研究中发挥着作用。短短几天时间里,南开大学已经有18个涉及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非典型肺炎病原学、非典型肺炎病毒检测诊断、非典型肺炎防治、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消毒剂及高效防护材料、非典型肺炎病毒的环境监测等研究领域的科研项目申请立项。
(通讯员单泠 何进喜 王树强 李利民)200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