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提出SARS传播两条可能途径

发布时间:2003-05-16来源:


    在日前由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单位主办的“海峡两岸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学术研讨会”上,台湾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林瑞雄介绍了他的研究进展,提出了SARS传播的两种可能的途径。
    
    第一是SARS病毒外壳的特殊抗原可能来自于病人的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人体主要组织抗原区,SARS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即可能被组织抗原所包裹,SARS病毒此时对他人几乎没有感染力。但当SARS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症状或呼吸窘迫时,肺部的应激反应将激活人体防卫系统,并开始分泌蛋白分解酶以促使肺部的粘液溶解,而这些蛋白酶同时可以溶解包裹SARS病毒的组织抗原外壳,SARS病毒由此“解禁”并开始具有传染性。
    
    第二是通过对淘大花园爆发SARS流行的调查,证实因为U型下水道弯头没有储水而造成SARS在各楼层间的传播,这也是为什么曾经到过疫区而未接触SARS病人的人也会遭到感染。在污水道内存在的多种菌群大部分可分泌蛋白酶,它们破坏了SARS病毒外壳蛋白,致使其具有感染力。林瑞雄认为,以上推测尚需要进一步实验室研究来证实。
    
    (记者潘锋)200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