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国际上首个纳米型饲料添加剂问世之际
在我国动物营养研究领域,至今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并不多见。那么,首个安全、高效纳米型饲料添加剂又是如何取得的?其重大现实意义又在哪里?
“芝麻开门”——国际上首次把纳米技术应用于动物营养研究
这几日,浙江一星饲料集团公司杭州分公司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来自广州、福建、广西以及省内的众多养殖场要求购买该公司新近推出的安全、高效、优质纳米型饲料添加剂。面对市场的热烈反响,浙大饲料研究所所长许梓荣教授显得异常冷静:我们的成果不光符合市场需求,更是时代的需要。
一方面,养殖户迫切要求提高养殖效益,另一方面广大消费者吃“放心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浙大饲料研究所一直站在世界动物营养研究的前沿,致力于寻求更高效、优质、安全的饲料添加剂。早在几年前,他们就发现了4种人和猪都需要的微量养分。这些属于维生素、氨基酸、矿物元素范围的物质,不含任何有害成分,可遗憾的是,它们对提高瘦肉率、改善肉质等效果不明显。
当纳米热在国内外兴起时,机遇开始青睐有心之人:能不能把纳米技术应用于动物营养研究,来提高这4种微量养分的作用呢?许梓荣教授这样琢磨。这在国内外并没有任何成功先例。许教授和他的助手们抱着强烈的创新欲望开始了试验。项目缺乏资金,长期以来倡导“绿色饲料”的浙江一星饲料集团公司总经理朱胜良获悉后,毅然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这个项目的研究。
很快,他们的研究在介观(宏观与微观之间)领域即在亚微粒和纳米尺寸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上述几种营养物质在纳米粒径化下,由于暴露在颗粒表面的原子数大大增加,使其理化特性显著增强,原有效果大幅度提高。至此,在动物营养物质安全与高效这对矛盾中间,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平衡点。经过对前述4种微量养分优化组合并添加多种其他营养成分,人们盼望已久的无公害纳米级饲料添加剂问世了。
思路决定出路,纳米技术的应用,好比“芝麻开门”,为许梓荣等的研究开辟了全新天地:相继研究成功可替代抗生素的添加剂、能吸附动物产品中有害有毒物质残留的添加剂等,还创立了介观动物营养学。去年,他们的研究被列入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浙大“985”计划。
“鱼和熊掌”兼得———养殖者开心,消费者放心
嘉兴秀洲区新丰镇是个生猪养殖大镇。与左邻右舍一样,镇北村农民高全明养了多头母猪和肉猪。最近他特别高兴:3月份起用了“一星”新推出的加纳米添加剂的饲料后,猪长得快,一包饲料长肉15.2公斤,而且猪的肌肉发达,瘦肉率高,毛猪卖价每50公斤比一般的猪高10多元。他说,加上节省的饲料成本,一头猪可增收20元以上。
由于养殖效益提高,这个镇的农民开始纷纷购买这种纳米饲料。就镇上一个“塘南饲料经营部”,每天就销售1吨多。
据许梓荣教授介绍,他们经过1年多的试验证明,使用这种新型添加剂,饲料转化率提高5%,猪的瘦肉率提高7%左右,同时,猪肉的色、香、味明显改善,水分含量降低。此外更重要的是,所有尿检表明,没有出现阳性或假阳性,证明其安全无害。
海盐城南农贸市场,由嘉兴青莲食品公司在5月初开设的“膳博士无公害猪肉”摊位上,每天早晨都是人头济济,人们排队抢购。笔者发现,这里的猪肉价格要比不远处的个体肉摊每公斤贵1元至2元,消费者为何挑贵的买?一位正在排队的秦山核电厂的女职工说,因为这里的猪肉让人放心,味道又好。据悉,无公害猪肉每天可销10头以上,不足一个月,已占据该市场日销量的一半。
一年向上海批发数百万头生猪的青莲食品公司经理许明曙告诉说,自从安全、高效、优质纳米型添加剂推出后,他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决定推出无公害品牌猪肉,在海盐和上海分别开设了直销点,消费者反响热烈。眼下,他正在扩大直销规模,进军嘉兴,并决定在上海设立10个直销点,他说他有信心重新打响浙江猪肉的品牌。
把安全型饲料推广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
肉质下降甚至有毒,导致消费减少,由此又使养殖者效益下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突破口就在生产可口、放心的动物产品。
众所周知,为了提高瘦肉率和养殖效益,近年来不少养猪户铤而走险,违法给猪喂食“瘦肉精”,造成了全国多起食物中毒事件。尽管有关部门多次打击,但由于利益驱动,“瘦肉精”并没有杜绝。
据许梓荣教授介绍,就提高瘦肉率和养殖效益而言,纳米添加剂显著超过了“瘦肉精”的“效果”。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把生猪体内铅、汞等重金属含量,通过吸附作用,随粪便排出体外。数据检测显示,喂用纳米添加剂后猪肉中重金属含量,只有欧盟最高限量的60%。这样就可彻底打破国际上针对我国猪肉出口设置的绿色壁垒。来自检验检疫部门消息,该添加剂已获准用于出口猪生产。
“安全、高效纳米添加剂的问世,为我们彻底消灭‘瘦肉精’提供了条件,也为我省猪肉扩大国内市场和出口国外提供了机遇。”省农业厅有关人士说。
省人大农业和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赵宗英说,安全、纳米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制成功,为我省生态省建设送了一份厚礼。他建议把安全型饲料推广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尽快造福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
(记者 朱仁华 通讯员 贾中星) 2003年6月10日第八版
在我国动物营养研究领域,至今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并不多见。那么,首个安全、高效纳米型饲料添加剂又是如何取得的?其重大现实意义又在哪里?
“芝麻开门”——国际上首次把纳米技术应用于动物营养研究
这几日,浙江一星饲料集团公司杭州分公司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来自广州、福建、广西以及省内的众多养殖场要求购买该公司新近推出的安全、高效、优质纳米型饲料添加剂。面对市场的热烈反响,浙大饲料研究所所长许梓荣教授显得异常冷静:我们的成果不光符合市场需求,更是时代的需要。
一方面,养殖户迫切要求提高养殖效益,另一方面广大消费者吃“放心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浙大饲料研究所一直站在世界动物营养研究的前沿,致力于寻求更高效、优质、安全的饲料添加剂。早在几年前,他们就发现了4种人和猪都需要的微量养分。这些属于维生素、氨基酸、矿物元素范围的物质,不含任何有害成分,可遗憾的是,它们对提高瘦肉率、改善肉质等效果不明显。
当纳米热在国内外兴起时,机遇开始青睐有心之人:能不能把纳米技术应用于动物营养研究,来提高这4种微量养分的作用呢?许梓荣教授这样琢磨。这在国内外并没有任何成功先例。许教授和他的助手们抱着强烈的创新欲望开始了试验。项目缺乏资金,长期以来倡导“绿色饲料”的浙江一星饲料集团公司总经理朱胜良获悉后,毅然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这个项目的研究。
很快,他们的研究在介观(宏观与微观之间)领域即在亚微粒和纳米尺寸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上述几种营养物质在纳米粒径化下,由于暴露在颗粒表面的原子数大大增加,使其理化特性显著增强,原有效果大幅度提高。至此,在动物营养物质安全与高效这对矛盾中间,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平衡点。经过对前述4种微量养分优化组合并添加多种其他营养成分,人们盼望已久的无公害纳米级饲料添加剂问世了。
思路决定出路,纳米技术的应用,好比“芝麻开门”,为许梓荣等的研究开辟了全新天地:相继研究成功可替代抗生素的添加剂、能吸附动物产品中有害有毒物质残留的添加剂等,还创立了介观动物营养学。去年,他们的研究被列入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浙大“985”计划。
“鱼和熊掌”兼得———养殖者开心,消费者放心
嘉兴秀洲区新丰镇是个生猪养殖大镇。与左邻右舍一样,镇北村农民高全明养了多头母猪和肉猪。最近他特别高兴:3月份起用了“一星”新推出的加纳米添加剂的饲料后,猪长得快,一包饲料长肉15.2公斤,而且猪的肌肉发达,瘦肉率高,毛猪卖价每50公斤比一般的猪高10多元。他说,加上节省的饲料成本,一头猪可增收20元以上。
由于养殖效益提高,这个镇的农民开始纷纷购买这种纳米饲料。就镇上一个“塘南饲料经营部”,每天就销售1吨多。
据许梓荣教授介绍,他们经过1年多的试验证明,使用这种新型添加剂,饲料转化率提高5%,猪的瘦肉率提高7%左右,同时,猪肉的色、香、味明显改善,水分含量降低。此外更重要的是,所有尿检表明,没有出现阳性或假阳性,证明其安全无害。
海盐城南农贸市场,由嘉兴青莲食品公司在5月初开设的“膳博士无公害猪肉”摊位上,每天早晨都是人头济济,人们排队抢购。笔者发现,这里的猪肉价格要比不远处的个体肉摊每公斤贵1元至2元,消费者为何挑贵的买?一位正在排队的秦山核电厂的女职工说,因为这里的猪肉让人放心,味道又好。据悉,无公害猪肉每天可销10头以上,不足一个月,已占据该市场日销量的一半。
一年向上海批发数百万头生猪的青莲食品公司经理许明曙告诉说,自从安全、高效、优质纳米型添加剂推出后,他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决定推出无公害品牌猪肉,在海盐和上海分别开设了直销点,消费者反响热烈。眼下,他正在扩大直销规模,进军嘉兴,并决定在上海设立10个直销点,他说他有信心重新打响浙江猪肉的品牌。
把安全型饲料推广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
肉质下降甚至有毒,导致消费减少,由此又使养殖者效益下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突破口就在生产可口、放心的动物产品。
众所周知,为了提高瘦肉率和养殖效益,近年来不少养猪户铤而走险,违法给猪喂食“瘦肉精”,造成了全国多起食物中毒事件。尽管有关部门多次打击,但由于利益驱动,“瘦肉精”并没有杜绝。
据许梓荣教授介绍,就提高瘦肉率和养殖效益而言,纳米添加剂显著超过了“瘦肉精”的“效果”。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把生猪体内铅、汞等重金属含量,通过吸附作用,随粪便排出体外。数据检测显示,喂用纳米添加剂后猪肉中重金属含量,只有欧盟最高限量的60%。这样就可彻底打破国际上针对我国猪肉出口设置的绿色壁垒。来自检验检疫部门消息,该添加剂已获准用于出口猪生产。
“安全、高效纳米添加剂的问世,为我们彻底消灭‘瘦肉精’提供了条件,也为我省猪肉扩大国内市场和出口国外提供了机遇。”省农业厅有关人士说。
省人大农业和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赵宗英说,安全、纳米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制成功,为我省生态省建设送了一份厚礼。他建议把安全型饲料推广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尽快造福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
(记者 朱仁华 通讯员 贾中星) 2003年6月10日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