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628名工程科技界的佼佼者成为中国工程院200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通过推荐、评审和选举,将在他们中间产生不超过70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额与推荐的有效候选人总数之比约为1∶9。其中,在浙江的候选人有13人。
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科技界最高的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为国家的重大工程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咨询;中国工程院院士则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每两年增选一次。中国工程院现有院士600多人。
以下是我省13位有效候选人简介(排名不分主次):
○叶奇蓁(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68岁,秦山核电联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设计师。
○刘祥官(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59岁,浙江大学理学院数学系运筹学与控制论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化章(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63岁,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业大学催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多相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业催化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工业催化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是催化剂工程及催化反应工程。
○徐振元(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64岁,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化学学科(省重点学科)带头人,获得国家级、省级多项成果奖。
○龚晓南(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58岁,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成果:从事基坑工程、土塑性力学、基础工程学、复合地基、软黏土力学及地基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以及通过省级鉴定项目18项。
○叶银灿(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0岁,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研究员,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77年起在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工作,1993年晋升为该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该所海洋工程副总工程师,杭州国家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近20年来一直从事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重要科研任务30余项。
○许梓荣(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61岁,浙江大学饲料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动物营养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把纳米技术应用于动物营养研究,开辟了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的新途径。
○叶宏明(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69岁,省轻工公司高级工程师、全国政协委员、浙江树人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长期从事陶瓷材料和技术的研究。29项获省、部、国家和国际奖。研制成的“用杭州紫金土仿制南宋官窑瓷”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因为他成功地恢复了龙泉青瓷和南宋官窑,被誉为“复活国宝的名瓷大师”。
○陈剑平(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40岁,为留英归国博士,植物病毒学家,现任浙江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科学引文索引》(SCI)最近10年收录的有关真菌传麦类病毒论文,其中21%由陈剑平及其合作者发表;国际三大基因数据库检索出真菌传麦类病毒基因组序列67条,其中43条由陈剑平及其合作者测序并登录,占64%;曾获全国十大科技成就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农业部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李兰娟(医药卫生工程学部),55岁,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专业为传染病学,是卫生部病毒性传染病实验室副主任,其独创的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同期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和参加自然科学基金等7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30多篇、专著4本。1999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彭淑牖(医药卫生工程学部),70岁,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邵逸夫医院大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立了手术解剖方法的操作系统———刮吸手术解剖法。并相应研制了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主要研究方向:肝胆胰脾胃肠外科及外科基本问题。
○杨国栋(医药卫生工程学部),65岁,为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所长,兼宁波戒毒研究中心主任。他成功地把莨菪类药的研究和微循环与戒毒相结合。
○汪忠镐(医药卫生工程学部),65岁,现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管外科研究所工作,萧山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安贞医院血管外科当医生,在邮电总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任所长,北京医科大学外科学当教授。目前担任的主要学术职务有中华外科学会血管学组主任委员、亚洲血管协会主席、国际血管联盟副主席等。
(本报通讯员 陈荣发 本报记者 林丹 王慧华) 2003-6-19
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科技界最高的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为国家的重大工程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咨询;中国工程院院士则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每两年增选一次。中国工程院现有院士600多人。
以下是我省13位有效候选人简介(排名不分主次):
○叶奇蓁(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68岁,秦山核电联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设计师。
○刘祥官(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59岁,浙江大学理学院数学系运筹学与控制论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化章(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63岁,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业大学催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多相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业催化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工业催化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是催化剂工程及催化反应工程。
○徐振元(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64岁,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化学学科(省重点学科)带头人,获得国家级、省级多项成果奖。
○龚晓南(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58岁,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成果:从事基坑工程、土塑性力学、基础工程学、复合地基、软黏土力学及地基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以及通过省级鉴定项目18项。
○叶银灿(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0岁,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研究员,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77年起在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工作,1993年晋升为该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该所海洋工程副总工程师,杭州国家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近20年来一直从事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重要科研任务30余项。
○许梓荣(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61岁,浙江大学饲料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动物营养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把纳米技术应用于动物营养研究,开辟了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的新途径。
○叶宏明(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69岁,省轻工公司高级工程师、全国政协委员、浙江树人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长期从事陶瓷材料和技术的研究。29项获省、部、国家和国际奖。研制成的“用杭州紫金土仿制南宋官窑瓷”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因为他成功地恢复了龙泉青瓷和南宋官窑,被誉为“复活国宝的名瓷大师”。
○陈剑平(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40岁,为留英归国博士,植物病毒学家,现任浙江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科学引文索引》(SCI)最近10年收录的有关真菌传麦类病毒论文,其中21%由陈剑平及其合作者发表;国际三大基因数据库检索出真菌传麦类病毒基因组序列67条,其中43条由陈剑平及其合作者测序并登录,占64%;曾获全国十大科技成就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农业部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李兰娟(医药卫生工程学部),55岁,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专业为传染病学,是卫生部病毒性传染病实验室副主任,其独创的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同期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和参加自然科学基金等7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30多篇、专著4本。1999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彭淑牖(医药卫生工程学部),70岁,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邵逸夫医院大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立了手术解剖方法的操作系统———刮吸手术解剖法。并相应研制了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主要研究方向:肝胆胰脾胃肠外科及外科基本问题。
○杨国栋(医药卫生工程学部),65岁,为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所长,兼宁波戒毒研究中心主任。他成功地把莨菪类药的研究和微循环与戒毒相结合。
○汪忠镐(医药卫生工程学部),65岁,现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管外科研究所工作,萧山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安贞医院血管外科当医生,在邮电总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任所长,北京医科大学外科学当教授。目前担任的主要学术职务有中华外科学会血管学组主任委员、亚洲血管协会主席、国际血管联盟副主席等。
(本报通讯员 陈荣发 本报记者 林丹 王慧华) 200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