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下午,“连线浙江”中外媒体采访活动一行20多人,走进浙江大学,采访浙大党委书记张浚生教授,并参观了浙大紫金港新校区,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切感觉到,这所百年名校继承历史传统、大胆改革创新,正在迈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记者首先来到浙大玉泉校区,也就是曾经经历过不尽感受沧桑、培养出无数优秀人才的浙大老校址,另人感受到浙大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学术气息。在这里,浙大党委书记张浚生教授介绍了浙大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根据张教授的介绍,浙大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迄今建校已经106年,经历风风雨雨,始终坚持求是创新的精神,纵使在最艰难的抗战时期,也坚持西迁流亡办学7年,中国近现代大批的名人、学者,如陈独秀、李政道、竺可桢、夏衍、马寅初、苏步青、丰子恺、路甬祥等,都曾在这里工作或学习。
到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浙江大学,完成了浙大历史上一次至关重要的改革和整合,使浙大更加成为规模大、层次高、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张教授说:“浙大目前的教育方针,概括为十六个字: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市创新、追求卓越。”目前浙大有本科以下学生7万6千多人,特别是有在校研究生15712人,位居全国第一,其硕士生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也都在全国各大学府中名列第一,学校聘请了18位院士,以及11位外聘的学院院长,增强了师资力量,同时在科研方面,浙大也主持或参加了大量国家重点项目的工作。
谈到浙大未来的发展,张教授特别向记者介绍了浙大新校区的建设规划。最后张教授充满信心地表示:浙大的发展目标,是要到2017年,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学府。
听完张教授的介绍后,记者又参观了代表全国先进水平的浙大工业控制学院和光电系,最后驱车来到浙大的紫金港新校区,新校区现有1.3万名学生入驻,至2005年底北校区3200亩全部建成,至2008年共占地8700亩的浙大紫金港校区,将通过杭州西溪风景区与浙大科技园、浙大玉泉校区的连接成为浙江大学主校区,在城西形成空间上的“概念浙大”,构成“中国的斯坦福大学”的空间形态。在这里,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座宽广、协调、优雅的现代大学城,记者不仅被这里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规划、宏伟的建筑、先进的设施所倾倒,甚至不断有人发出这样的赞叹:“如果晚生十年,一定到这里上学。”、“将来一定让子女到这样的大学读书。”
采访时间虽不长,但记者一行确信:现代的浙大,正在走上一条波澜壮阔、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腾飞之路。
(200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