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杭州、名校浙大、名企东芝,“三剑客”强强联手,集聚了环境、人才和产业优势,正成为中国IT产业的一匹大黑马。
昨天下午,西博会投资合作周中一个主要项目———“东芝西湖论坛”正式举行。在共探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未来的同时,杭州市政府、浙江大学和东芝公司三方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的协议。
从1991年起,东芝便在杭州建立了在华最早直接投资的企业。2002年6月,又斥资70亿日元在杭州建立了全球的IT基地。仅仅过了8个月,进驻该基地的第一家企业东芝信息机器(杭州)有限公司已经正式投产,目前年产量是120万台的规模。而再过五六个月,东芝笔记本电脑在杭州的年生产能力将扩大到240万台,一年的产值将达到200多亿元。
这样的规模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意味着杭州将成为东芝在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而200多亿的产值相当于中国最大的民营IT企业“华为”的产值,也相当于浙江省一个普通县的GDP。
协议将在杭州市政府和浙江大学现有战略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支持浙江大学与东芝公司在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开展合作,以加快东芝公司在杭企业生产与研发的本土化进程,提升东芝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借以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高校和跨国公司在教育、科研、生产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名城、名校、名企三方的共赢发展。
(实习生 黄莉莉 本报记者 魏皓奋) 200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