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中国教育奋斗终生

---访“亚太地区教育革新终身成就奖”第一人王承绪

发布时间:2003-11-06来源:


    今天,在获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教育革新终身成就奖”时,已92岁高龄的王老感慨万千——57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成立。“当时中国代表团想找一个精通英文、又了解外国教育的人。有人找到正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留学的我,我就成了代表团的随团翻译,有幸见证了这个世界性组织的诞生。这一‘交情’一直延续到现在。”
    
    原籍江苏江阴的王承绪生于1912年6月,1932年入浙江大学教育系。1938年,王承绪考取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在诺丁汉大学当讲师。期间,他苦心钻研教育理论,考察了英国一大批高等学府,为日后开创比较教育学获得了宝贵的材料。
    
    抗战结束后,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到欧洲考察,在英国与王承绪一见如故,竺校长力邀王承绪到浙大任教。回国后,王承绪先后编译和出版了《外国教育论著选》、《比较教育》、《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流派》等10余部著作,为我国教育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并与顾明远等学者一起创立了比较教育学这门新学科。
    
    “我从事的比较教育学研究,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立也不无关系”。王先生回忆说,当时有美国教育专家为迎接教科文组织的成立,邀请世界各国的学者编写一部《基本教育》。他负责中国部分,主要介绍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我记得还介绍了杭州当时一所著名的扫盲学校———杭州民众学校。”
    
    说起教育,满头白发的王老滔滔不绝:“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教育在世界范围处于落后,其实不然。全世界能够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国家还为数不多,应该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这一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了肯定,我们应该感到自豪。”
    
    正因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将以前一直在泰国曼谷召开的APEID国际教育年会移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能让上亿的学龄儿童接受9年义务教育,真是不简单。这个成就不仅因为中国政府的重视,还因为中国有王承绪这样优秀的教育家”。来自菲律宾的一位教育官员发出由衷的感慨。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APEID计划中心主任周南照介绍,之前该计划曾给一些组织颁过各种荣誉奖,但颁发“亚太地区教育革新终身成就奖”还是第一次。我们应该记住,中国人拿了第一个奖。
    
    (本报记者 毛传来 本报通讯员 王琪 邵瑛) 200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