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为何要变四学期制

发布时间:2003-11-18来源:

明年,传统将被改变,学期分秋、冬、春、夏:
    
    一年两个学期,春秋两季开学,这种传统的上学习惯将被改变,浙大拟定于2004——2005学年开始试行四学期制。
    
    虽然具体的实施方案还在征求意见中,但记者获悉,浙大将在不改变原两学期教学时间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五一”长假、春节等因素,将每个学期平均等分成9周,分为秋、冬、春、夏4个学期。
    
    我国高校目前在年度教学安排上一般采用两学期制。浙大为什么要将一学年分成4个学期?浙大“四学期制”改革专项工作小组有关负责人说:两学期制的特点是学期长、假期也长,比较适合教学型大学的要求,学校不仅可以根据气候的特点安排教学任务,较长的假期也适合学生全国流通。但是,两学期制存在学习节奏较慢、课程设置不灵活、效率较低,教学与科研的矛盾突出等问题。采用四学期制可以加快学习节奏,让教师和学生腾出精力从事科研和参与社会实践,解决高水平教师因为时间跨度太长而产生的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使一些身居海外的兼职、特聘教授,也能在课堂亮相,比较适合像浙大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四学期制也能为学分制的进一步深化创造条件,可以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更多的机会。
    
    据了解,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的学期设置也是采用这种四学期制,美国斯坦福大学就是采用四学期制。浙大有关人士认为,浙大实行四学期制,也便于教师到国外大学展开学术交流。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已经在学期设置上做了一些尝试,如北大、南大、复旦实行三学期制,上海交大采取四学期制。
    
    实行四学期制,教学质量会不会“缩水”?浙大“四学期制”改革专项工作小组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实行四学期制后,听起来好像学期时间缩短了,其实教学总量是不变的,所以不存在“缩水”的问题。在长学期当中,很多学生往往在学期初比较散漫,到考试前才紧张起来,学期缩短了,迫使学生从学期一开始就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在整个学年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而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为适应校历制度的改革,浙大将对教学、科研和内部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实行四学期制后,学生注册仍然采用原有的方式,一学年注册2次,在秋学期和春学期的开学初进行注册。课程安排将采用全天候排课方式,从上午8时连续排课到21时,共14节课。
    
    (本报记者张冬素) 200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