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取得又一里程碑式科学成就: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

发布时间:2003-11-19来源:

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蚕丝产业成为可能
    
    重庆市政府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西南农业大学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会上宣读了国务委员陈至立所作的批示: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是我国科学家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的科学成就,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特向西南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表示热烈祝贺。望继续攻关,扩大成果,为我国科学事业和蚕丝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中科院副院长杨柏龄,科技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吴忠泽等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和重庆市领导出席了发布会。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向仲怀领衔的我国科学家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家蚕基因组文库构建到测序和组装框架图的所有工作,所绘制完成的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由覆盖6倍家蚕全基因组的550万个测序反应构成,覆盖了家蚕基因组95%的区域。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科学家利用霰弹法测序完成的最大的生物物种基因组,共注释获得了16948个完整基因,7285个基因片段。根据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推断,家蚕约有2万个基因,其中约6000个基因为新发现。同时,课题组在家蚕基因组结构特征、基因的组织、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方面,也获得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成果。
    
    我国是蚕桑大国,有2000多万户蚕农。蚕桑丝绸不仅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完成,对阐明家蚕生物学的遗传基础,进一步认识与蚕丝产量、质量密切相关性状的分子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使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蚕丝产业,开发新的高技术产业成为了可能。其次,农业和森林害虫50%以上属鳞翅目昆虫,而家蚕则是鳞翅目昆虫的典型代表,是农林害虫防治研究的不可替代的生物模型,因此,这一成果将从根本上推动害虫防治的基础研究工作。第三,家蚕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具有广泛用途的独特资源,利用家蚕独特的蛋白质转化能力,就能为研制新的基因药物,生产某些诸如蜘蛛丝等特殊材料寻找到新的途径。同时,通过对家蚕基因组的系统研究,还将为传统的生物仿生开辟新的思路和途径,为从生物的机械模拟仿生转变到生物功能和生物过程模拟仿生,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
    
    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完成,不仅确立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及在重要生物物种基因组研究中的整体优势,更显示了我国在高通量、低成本的基因组测序技术方面,在高性能计算的能力、理论和软件编写上的综合强大实力,使我国在鳞翅目昆虫基因组研究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处在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据了解,课题组已建成了全球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家蚕基因库。
    
     (本报记者 冯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