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内高校首场毕业生招聘会昨天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启幕,万余名浙大学子和数千名外校毕业生涌入会场,接受社会给他们的第一场大考。
早晨7时50分左右,应聘会还没有正式开始,已经有许多性急的毕业生等在会场门口了。除了人手一叠应聘书外,不少人手里还拿着应聘单位会场分布表,并在一些重点单位前做了记号,以便在5个会场、600多个摊位中有的放矢,迅速找到目标。高学历者仍吃香
“硕士安家费2.5万、博士安家费5万……”在厦门大学开出的求人高价码前,几位本科生叹叹气走开了。据粗略统计,这次前来摆摊的用人单位有一半以上的学历要求都是硕士及以上,要本科生的单位大多是基层单位或名气不太响的企业,让许多本科生备感失落。一位赶来灵灵市面的大三学生大发感慨:看来要找好出路只有考研了。
据了解,浙大研究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几年都达到100%,高学历者吃香,使得本科生考研热情逐年上升。据悉,今年该校就有一半以上的应届毕业生报名考研,而去年考取研究生及出国读研的应届毕业生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能力素质很重要
一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满脸失望地从某个展位前挤出来。问起原因,她说,本来觉得专业对口,而且自己是硕士,应当足以让单位接受资料了,不料该单位却问了好几个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还问有没有实践经验,而自己正好没有,所以连简历也不收。据了解,招聘会上,有很多单位的岗位要求上都注明要有实践或实习经验,在提问时也会重点考查毕业生的相关经验。
除了实践经验,外语和综合素质也为许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外企所看重,很多都开出了英语六级的标准。除了英语水平必备外,很多单位还对第二外语作了要求,比如德语、日语等;一些公司的人才要求栏里还出现了“文化适应性”、“多方位发展潜力”等新鲜字眼。一位捧着厚厚自荐书的毕业生认为,除了提高专业知识外,还要尽可能增加第二学位、辅修、实践、实习等“第二道防线”,这样找工作时底气足,感觉好一点。机会还有不着急
也许离毕业时间尚早,而且毕业生招聘会才开场;尽管毕业生们都知道今年的就业形势不乐观,但昨天急着签约的毕业生并不多。对此,浙大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林夏芬老师也认为,眼下毕业生不必急着把自己“嫁”掉,可以多参加面试,进一步与用人单位沟通,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岗位。
另据介绍,在这次招聘会后,省教育厅和各校都将组织专场招聘会,浙大也将在校内组织多个专场及中小型招聘会,比如近期航天科技集团、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等都将组团来校开展专场招聘。同时,学校开通的职业咨询辅导室和学生就业活动室随时为学生提供网上招聘服务。
(记者胡海燕实习生周志伟) 200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