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投身航天事业吧!”今天晚上,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影视厅,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非常直率地呼唤他的校友们投身航天事业,与他一起去“探月”。
1967年毕业于浙大无线电系的叶培建是我国航天器研制的学科带头人之一,1968年,叶培建与无线电系的8位同学一起来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现在包括他在内的这9位浙大毕业生还都奋斗在航天第一线。
卫星应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是航天科技的三大领域。深空探测的第一步就是探测月球,今年3月1日,我国启动了中国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中国何时发射探月卫星成了大家关心的热点,这也是今天晚上与探月工程总指挥面对面的浙大学子们最想知道的。
叶培建没有透露具体发射日期,但他说,不会用太长时间,我们就会发射第一颗探月卫星,这颗卫星要用八九天时间“走”38万公里飞到距离月球表面200公里的轨道,对月球的地质、土壤、环境和资源进行遥感探测,并把它们的数据实时地传送回地面。下一步我们还将发射探测器登陆月球,并放出月球车对月球进行探测;第三期将发射机器人登上月球,在月球上采样,带回地球。
航天事业非常需要年轻人,这几年,叶培建所在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每年都要吸纳400多名毕业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今年要在全国高校招聘1600多名毕业生,12月6日,包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内的公司下属20多家单位将在浙大召开专场招聘会。叶培建笑着对学弟学妹们说,如果现在加入到航天队伍中,肯定赶得上参与探月计划。
航天工程牵涉到很多学科,叶培建告诉浙大学子,浙大所有的工科和理科专业学生都能在他们那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他还以卫星的组成为例,让各个专业的浙大学子“对号入座”。
“360行,没有哪一行像航天这样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那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参与探月计划这一伟大的事业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成功,最大地实现自我!”叶培建充满激情的“演讲”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本报记者 张冬素 通讯员 单泠) 200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