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信息化,中国企业已经走向理性

发布时间:2003-12-12来源:


    浙江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EMBA教育中心主任,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制造研究中心创始成员,国际科技管理学会资深会员……
    
    或许是“能者多劳”吧,拥有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头衔的吴教授时间也极其宝贵,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的,在约不到专访时间的情况下,无奈,记者只得瞅准他演讲中间休息的时候请他腾了五分钟抓紧聊天。
    
    信息化的效果与企业理念有关
    
    谈起信息化的作用,吴教授说,当信息化成为一个大潮的时候,一个企业信息化后究竟能收获怎样的效果,那就与这个企业的理念和整体战略有关了。
    
    吴教授说,业内有个专业术语叫作“IT黑洞”,经济学界称为“生产率悖论”,是指企业采用信息系统之后企业生产率不但没有与预想一样得到提高,甚至有所下降,企业因为IT项目的失败会造成很大损失。
    
    对此,吴晓波教授分析说,“信息化悖论”的产生表层原因很多,但并不是只来自技术方面,而更多地来自IT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及经营战略的整合。具体表现为:第一,信息化系统建设缺乏与企业战略及企业业务的结合;第二,企业对IT的投资如何转化为企业利益的实现途径缺乏分析;第三,缺乏对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内外部竞争要素结构迅速变化的认识,难以根据环境和企业战略竞争焦点的变化对信息系统战略进行动态调整;第四,信息系统实施后难以根据企业竞争的需求对信息系统进行持续改进。
    
    因此,从企业的整体战略来界定其IT战略,是相当有必要的。同时,反过来说,作为“器”的IT战略是能改变企业战略这一“体”的。所以,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找到其最佳结合点,信息化方能最大可能地提高一个企业的整体效率。
    
    信息化,中国企业已经走向理性
    
    “与以前盲目上IT项目加强信息化水平相比,中国的企业现在已经理性多了。”说到目前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吴晓波教授笑了。
    
    吴具体解释说,以前,企业只看一些很表面的东西,容易盲目跟风,听到别的公司用某软件用得好,也不管是否适合自己也接着上这个项目,或是听哪个软件公司把新产品介绍得天花乱坠,也就不顾三七二十一地“上马”,其造成的结果可能要比穿不合脚的鞋严重的多。而现在多数企业在“上马”IT项目前会实行招标,会找专业的咨询公司进行分析研究,如此一来,会少走点弯路,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专访人物简介:
    
    吴晓波:浙江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EMBA教育中心主任,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先后多次赴俄罗斯、瑞典、英国、日本、美国出席国际会议和讲学。
    
    吴教授是国内信息技术与管理变革、技术创新与竞争战略、制造业全球化与战略的中青年专家。曾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企业咨询顾问课题多项。现为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经贸委先进制造基地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WTO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制造研究中心创始成员,国际科技管理学会资深会员。
    
    (记者 邬愉波 实习生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