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发现基于全新原理的巨大电致变形效应

发布时间:2004-02-11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晓兵教授通过多年研究,发现了基于全新原理的巨大电致变形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对环境无污染的无铅压电材料。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2月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材料分册上。
    
    据介绍,新发现的效应是普通压电效应的40倍,能使电致变形效应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国际学术界和业界人士认为这种效应是铁电材料领域的重大突破,有可能引发实际应用的革命。
    
    压电材料在施加电场时产生伸缩变形,相反在施加压力时产生电压,利用这种效应可制作电能与机械能互换的驱动器,在便携式电话、喷墨打印机以及尖端技术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任晓兵教授利用铁电体在特定条件下可产生巨大变形的特性,发现可以在钛酸钡晶体中产生巨大的电致形变效应,在200V/mm的电压下可产生0.75%的巨大可逆变形,这种效应是相同电压下锆钛酸铅压电材料形变量的40倍。这一重大发现为开发对环境无害的高性能电致应变材料提供了重要新途径。
    
    该研发成果发表后,在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引起重大反响。压电材料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美国宾州州立大学Uchino教授向任晓兵教授致电祝贺,称之为“美妙”的论文;日本科学界重要报刊《科学新闻》在头版首要位置详细介绍了这一成果。
    
    (记者王百战 通讯员康文华 张黛微)2004-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