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正在火热进行中,我们可以加强与东北三省的合作,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步伐。”民盟浙江省委常委,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及检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徐向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发展装备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目标
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是个热点课题,徐向东教授所在的民盟浙江省委对浙江应该怎样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进行了调研。从去年开始,他们到临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湖州等地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将在今年继续进行调研。
徐向东认为, 以块状特色经济形式为表现的制造业,是浙江经济起飞的重要动因,在下一轮的高速发展中,这一引擎还将发挥更大作用。去年,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大的战略决策,结合浙江实际,作出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部署。这一战略目标,引领着充满活力的浙江经济再上新的台阶。
民盟省委在调研后发现,拉动我省经济的重要力量来自于轻工业品制造、日用品消费,目前我省有些地方在实现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一些核心技术行业转变时,还需要一定过程,短时期内并没有摆脱“简单制造”的局面。他们认为,浙江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时,必须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先进性的提高,这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目标。
东北制造业实力雄厚,浙江省有与其合作的优势
随着整个中国经济能级的提升,大规模的机械制造、成套设备的提供、石油化工深度加工等等,正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恰恰是东北三省的优势。东北有潜在的经验、资源、熟练劳动力,有可能改变目前中国经济高端重工业薄弱的现状。因此迫切需要大力提升制造业的竞争能力。“浙江省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利用在提升装备制造业先进性上的优势,积极参与东北三省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合作。”徐向东笑着说道。
徐向东告诉记者,浙江省与东北三省合作有着明显的优势。东北制造业大多为国有企业,围绕这些企业的上、下游,只要外资和民营企业同时开放,会有更多的中小企业积极进入。这对于众多已适应市场经济的浙江企业家来说,正是发挥优势、大干一场的好时机。而对引入外资来说,浙江省是弱项。
“所以,可以借东北三省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机会间接引资,积极进入世界先进制造业市场。”他向记者强调。
民营经济 东北人才 制造业接轨:加强与东北三省合作
在讲到浙江省如何加强与东北三省合作时,徐向东给我们提了三个具体建议:
1、 引导浙江的民营经济进军东北
东北经济相对落后,市场化程度偏低,民营经济比重低,国有经济比重大。东北三省要快速振兴必须发展民营经济,吸收民营资本,以解决国企体制创新和就业两大难题。民营企业通过参与国企改革,既可以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潜在优势,又可以直接进入新兴行业。有意识地组织浙江民营经济参与东北国营企业的改组或改造,有可能会促进浙江民营经济新的发展。徐向东建议,浙江民营企业要形成集团合力,参与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
2、 鼓励东北人才到浙江发挥作用
东北三省国企众多,产业工人队伍庞大,技术人才云集,如果能让这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产业技术人员进入浙江,对浙江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无疑是巨大的贡献,因此,无论从与东北联合的角度,还是发展浙江制造业的角度,合理吸纳东北的技术工人,是一条捷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宣传力度。
3、 布点与东北的制造业接轨
要抓住东北发展的机遇,适当调整浙江省的部分产业结构,有意识地选择工业布点与东北的发展想适应,对口建立产业联系,促进我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向高新技术制造业方向发展。以东北制造业为依托,发展我省的制造业。东北要集中力量建设油气、钢铁、汽车和造船生产基地,势必要加快石油化工、重大技术装备、微型汽车、民用飞机和直升飞机、汽车发动机等建设改造步伐,提高市场竞争力。浙江省可以围绕这些产业进行培育,以尽可能地与东北接轨,寻找到新一轮发展的切入点。
(记者 马学慧)200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