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创的“智能化电液控制电铜阳极自动化生产线”,新年伊始在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入使用。据悉,该生产线每年可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成为省院省校合作在工程应用领域的一个成功范例。
“智能化电液控制电解阳极自动生产线”开发项目由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共同完成。专家认为,该生产线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空白,总体技术为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云铜的阳极板整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推广运用前景良好。
生产高纯阳极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求阳极板达到板面平直,无凸包和入槽悬挂后应垂直槽底面,对阳极板入槽前的处理是铜电解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为满足生产,云铜以往每天需要30名工人使用大锤进行阳极板整形矫平。“智能化电液控制铜电解阳极自动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整形和矫耳一体的立式整形机和立式铣耳机设计新颖,具有附加矫耳、精确定位、偏载校正、协调动作、工作效率高等特点,较好地解决了阳极板的外形质量问题。经过处理后的阳极板板面平整,耳部导电接触良好,入槽后垂直度好,大大减小了阴、阳两极短路及极板电流分配的不均匀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经济指标,工人劳动强度、噪声污染、高电耗等问题也随之解决。
据了解,该生产线总投资约900万元,比同类进口设备节约经费1000多万元,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冶金、机床、机械设备制造及大功率工程机械上。
(邹 凡) 200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