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居暑假“迁居”紫金港

发布时间:2004-03-01来源:


    两幢明代的古建筑正从武义“迁居”浙大紫金港校区,随着浙大新一期工程的竣工,这座全国最好的校园轮廓初现。今后的浙大将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校园,潺潺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树林,美丽的湿地……新浙大建成后,为中国大学新校园的建设提供一个范例。
    
    在紫金港的西南区域,有一块面积达100亩的湿地保留地又开始大兴土木了。用不了多少时间,这里将会出现两幢原汁原味的明代民居。学校介绍,它们是由武义县书画院院长王卿芳个人出资购买,以武义县政府的名义赠送给浙大的。日前桩基工程已经完工,不久后,两幢富有中华传统风格的古建筑将出现在充满自然野趣的生态园中,成为紫金港别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学校计划将其开辟为教师、学生的休闲场所和专题文化展示区。预计今年暑假之前完工。
    
    据学校介绍,一期工程在规划中的浙大紫金港校区东区,占地总面积3200亩,建筑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学校教学、实验、学生生活、活动区域建设设施已经全部到位。在一期工程规划方案设计的组织工作中,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和网上方案竞赛属于全国首创。即将动工的紫金港校区西区,将以研究生教学与科学研究、实验为主,将容纳1.5万名研究生、8000名留学生以及浙大1/4的本科生。在这块与浙大紫金港东区3200亩紧挨着的西区5500亩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小河流18条、水塘315个、树林169片。
    
    (通讯员单泠 见习记者劳国强) 200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