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提出中型黑洞形成新解

发布时间:2004-04-19来源:


    荷兰科学家日前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结论,银河系中的逃逸恒星在不断运行中相互撞击、挤压形成星团,而星团中心不断积聚的恒星在随后的爆炸和死亡过程中形成了中等质量的黑洞。
      
    天文学家迄今在银河系中确认的黑洞要么是质量相当于10个太阳质量的小型黑洞,要么是质量相当于数百万、甚至几十亿个太阳质量的巨型黑洞。至于两者中间的过渡——中型黑洞,天文学家对其形成和特征却莫衷一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天文物理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认为如果一颗“闯入”星团中心的逃逸恒星在爆炸成为超新星前质量达到太阳的800至3000倍,它就有可能在随后的爆炸中使星团形成质量约为100至1000个太阳质量的中型黑洞。发生这种情况的前提条件是,该星团形成时间短,且密度大。
      
    研究人员计算显示,一颗巨型恒星运行到MGG11的星团中心需要300万年的时间。
    
    (曹丽君)200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