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分类新闻  大学时代

沈杨根:从琐碎中成就伟大

发布时间:2004-04-26来源:作者:5821


    志愿者剪影
    
    沈杨根,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党员,在松潘县川主寺镇政府服务,时间1年。担任大学生西部计划松潘志愿者助学会会长、松潘服务团班长、浙江大学分队队长,获“大学生志愿服务四川贡献奖”。
    
    志愿心语
    
    以前在杭州读书,坐车到老家丽水要五六个小时,以为很远;但从杭州到松潘,路上要花五十多个小时,我远近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我的心灵版图一下子扩大了。我庆幸自己在西部找到了人生坐标。
    
    记者印象
    
    沈杨根2002年5月在晚报科教部实习过一段时间,当时觉得他很勤奋还有点腼腆,但因为时间短对他了解并不多。
    
    我们到达川主寺镇的当天,虽然天气是一阵寒风一阵雪,但他兴致勃勃地带我们走访了附近的小学,参观长征纪念碑碑园,还带我们到当地藏民家作客。听他“周哥”、“董哥”、“张姐”这般亲昵地叫着自己的同事或领导,听他的同事夸奖他,感到他与当地已相当融洽。
    
    在西部,沈杨根写了许多札记,名为《西部狂想》,以下文字根据他的札记整理。
    
    趁年轻的时候多走一些地方
    
    2003年1月,我落实了中国工商银行的工作单位,但5月份,得知“西部计划”时,我就改变了主意。西部的种种神秘吸引了我,自己也期望在年轻的时候多走些地方,感受我们这个可爱国家的种种神奇;同时,如果能为西部发展作出一点贡献,就更满足了。
    
    2003年8月23日,参加了团省委组织的出征仪式,带着期望与梦想,满怀激情,踏上西行列车,期望在西部的一两年时间中,创造属于我们的精彩。
    
    记者旁白:采访中,我感到志愿者都为自己的身份而自豪。他们是志愿者,是主动去接受锻炼,而不是被动去受罪的。
    
    在成都发起助学活动
    
    列车行经43个小时后,终于抵达天府之国成都。2003年8月27日中午,我们谈论起《华西都市报》上刊载的一篇文章,报道的是一位年仅14岁的小女孩为了让哥哥上大学,竟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要外出打工为哥哥挣学费。
    
    于是,我们提议在志愿者范围内举行一个捐款活动,每人都贡献一点,以帮助这个小女孩继续读书。从向团省委汇报、联系报社到组织捐款,所有这些准备工作都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完成。28日中午2点捐款开始,募集资金2702.5元。我们通过文章作者,邀请了小女孩来到29日联欢会现场。晚会中又有不少同学捐出了自己的补助,最终为小女孩募捐所得为4402.5元。
    
    记者旁白:沈杨根对我说,回想在成都短短5天时间里,他们组织了与川师大的足球赛、为小女孩捐款、编排文艺节目以及参加培训,工作量大得有点超乎想像。这些都得益于年轻,得益于激情,得益于志同道合的团体。
    
    在川主寺镇工作
    
    川主寺镇地处岷江源头松潘北段,距县城17公里,是两大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风景区和大草原的交会处。因为海拔近3000米,所以特别冷,10月开始就会下雪,常年平均温度为5℃,水的沸点不能达到100℃,所以米饭不能熟透……
    
    去年9月7日,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远离亲人朋友的我们举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帮助当地农民收割胡豆,然后参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碑。
    
    支农的意义体现在接近劳动群众,体现在感受劳动的艰辛与汗水。在收割过程中,我们都将所分配的任务完成,在午饭后仍将未完成的部分收割。
    
    在川主寺镇,我做过工程车辆指挥员进行挖土填埋,做过工人栽种花草,做过“技术人员”前去验收退耕还林,做过办公室文员撰写过各种材料……总之,从事了许多繁杂琐碎的工作。我慢慢体会到,不可能每天的事都轰轰烈烈。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平凡凡的,从事的每一件事情也都显得平凡,但日积月累,那么平凡人与平凡事,最终却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记者旁白:志愿者有这样一种说法,从西部回到杭州,才会发现杭州真的是天堂。从松潘到成都,就会发现成都是天堂,从乡镇到松潘,就会发现松潘是天堂。
    
    筹建志愿者助学会
    
    2003年11月2日,我们又聚在一起,川西北高原上冬天寒冷的气流与电炉的炽热光焰下,是我们志愿者火热的心。12月5日是国际青年志愿者日,我们商讨在这一天做件有意义的事。
    
    考虑松潘的教育发展状况,结合我们志愿者的优势,我们期望能够帮助鼓励当地孩子完成学业,改变“读书不如放羊”的观念。
    
    全部同学进行了分工,有向当地政府、项目办汇报,有准备起草《章程》等材料,有向浙江后方联系,各项准备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起来。
    
    2003年11月26日,经过大量的准备,我们终于从当地民政局局长手中接过《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标志着我们“大学生西部计划松潘志愿者助学会”正式成立。经过了解,这是全国第一个由志愿者自发创办、有独立社会法人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
    
    12月5日,松潘县藏文中学操场上彩旗飘飘,操场上坐满学生和来观看的群众。当地政府及志愿者所在单位30多位领导参加了助学会的成立仪式,这充分表现了当地政府对我们的支持。
    
    记者旁白:我们从杭州出发的时候,小沈说,能不能给西部的孩子带点书来?浙江教育出版社特意精选了一批价值1500元的新书,由我们肩挑手提地送到松潘,以助学会的名义送给了镇江关中心学校。我看到小沈始终非常兴奋地张罗着,才知道助学会在他心中分量有多重。
    
    (本报记者王德仁)2004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