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技术”于5月13日在浙江大学通过成果鉴定。以王永炎院士、肖培根院士、张伯礼教授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评价该成果提出了基于因果关系发现的中药有效组分智能辨析方法,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中药方剂中关键药效组分的发现,创建了一种快速发现关键药效组分的方法,解决了中药有效组分辨识难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课题负责人程翼宇教授对项目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该项研究是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基础研究”资助下,由浙江大学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与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联合完成。课题组运用多学科交叉综合技术,对计算机辅助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神经元计算和支持向量机的中药药效预测模型构建技术,可根据中药化学组分数据预测计算其药效,并能较准确地反映中药配伍增效作用特点,为深入研究中药有效组分配伍规律提供了技术支持。运用贪婪搜索技术和遗传算法等优化方法建立了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优化方法,可优化设计中药复方新药,成功地应用于精制血府逐瘀方有效部位的优化配伍。
专家指出,“计算机辅助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技术”将计算机仿真优化技术应用于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优化是具有方法学开创意义的研究工作,为创建计算机辅助中药有效组分优化设计技术奠定了技术基础,形成了中药方剂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现代中药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新模式,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发展及现代中药创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瞿海斌)
课题负责人程翼宇教授对项目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该项研究是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基础研究”资助下,由浙江大学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与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联合完成。课题组运用多学科交叉综合技术,对计算机辅助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神经元计算和支持向量机的中药药效预测模型构建技术,可根据中药化学组分数据预测计算其药效,并能较准确地反映中药配伍增效作用特点,为深入研究中药有效组分配伍规律提供了技术支持。运用贪婪搜索技术和遗传算法等优化方法建立了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优化方法,可优化设计中药复方新药,成功地应用于精制血府逐瘀方有效部位的优化配伍。
专家指出,“计算机辅助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技术”将计算机仿真优化技术应用于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优化是具有方法学开创意义的研究工作,为创建计算机辅助中药有效组分优化设计技术奠定了技术基础,形成了中药方剂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现代中药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新模式,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发展及现代中药创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瞿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