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学史影响世界

发布时间:2004-05-20来源:


    “近现代以来,德国涌现了大量影响深远的文化巨匠和科学巨匠,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悲剧和惨剧,给人类文明造成了伤害,如何更深刻地认识它们,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注意的。”在日前举办的德国科学、历史与文化研讨会上,中国科学自然史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钝提醒史学界重视对德国科学史的研究。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德国历史、经济、军事和文化等专题的研究日益增长,但是对于德国科学史的研究似乎尚未形成一个专门领域。刘钝说,由于科学史是一个综合性要求很高的学科,如何整合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是科学史研究者一直追求的目标。
    
    浙江大学教授庞学铨在会上说,德国近现代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科学家和科学巨匠,在近现代世界文明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在几乎一片废墟的基础上,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在短时间内成为发达国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德意志精神的内在作用。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严谨务实、勤勉节俭、讲究诚信的国民素质,尊重历史、各具个性、宁静有序的城市文化,推崇学术、培养能力、甘于寂寞的大学观念,强调质量、重视技术、追求效率的企业理念,这些都是德意志精神的人民性、进步性的体现和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也正是这种精神,成为德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推动德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世界性的成就。
    
    中国科学自然史科学史研究所方在庆博士以《论‘技术’在德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为题谈了他的看法,他说,尽管存在大量的关于德国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在中国似乎还没有一个关于德国科学史的专门领域。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德国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因素当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所有这些因素都可以与对待“技术”的态度联系起来。我们发现,各个时期对技术的不同反应,构成了德国科学发展的鲜明特色。
    
    方在庆将德国科学发展大致分成四个时期:一、靠“技术”上的优势,尽管早期德国在军事、经济上咄咄逼人,但基本保持了一种平衡,人文价值在社会上基本还得以实现。但在这个阶段后期,“技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念渐渐占了上风。二、魏玛共和国时期。战败的阴影,屈辱的和约使“技术”论失去市场。三、纳粹时期。相信“技术”能帮助德国实现千年帝国的梦想,人文价值完全服从“技术”治国的需要。四、二战后至今。对“技术”的反思,逐渐走向技术与人文的平衡。
    
    来自德国、奥地利、美国、新西兰、日本、中国内地与台湾的著名学者近40人参加了会议并作报告,主要涉及纳粹时期的科学与医学,德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德国教育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等。
    
    (本报记者 马晓岚) 200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