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专业新亮点
今年招生5850人,新增5个本科专业,列入浙大2004年招生的80个专业目录中,包括了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化学、心理学、生物科学、工商管理等按类招生的大类。生物资源科学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宽口径设置的新专业,依托于国家级重点学科,培养生物资源科学领域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专业:旨在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等来解决各种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等问题,实现电子信息系统的集成,是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的综合学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系国家重点学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跨学科多元知识结构、综合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基础和兴趣,重点培养具有艺术创意能力,从事数字媒体的设计与制作、相关技术研发以及其他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工商管理大类,注重学生在管理学、经济学、工商企业管理理论知识的教育,及管理素质、管理技能的培养。
对于多数考生和家长来说,“填报志愿”比“高考”并不轻松多少。我们在多年工作中,接到大量的咨询电话和电子邮件,从中感受到咨询人急促、焦躁、彷徨的心情。在此,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业冷热瞬息万变在来电中,问得最多的是:今年什么专业最热门?你们学校哪些专业最好?在这里我得反问一下:你是拿什么作标准来确定“冷”、“热”的?我认为“热门”只是相对而言的。每年都有所谓的相对热门专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今年进校时是大热门,而到毕业时,却是需求量极少。同一个专业放在不同地区,由于地域的差异、人们认识的不同,在此处可以是“热门”专业,而在彼处却是少人问津的“大冷门”。例如临床医学在我们浙江是热门专业,而在江西、东北则属冷门。专业也没有好坏之分,每个学校招生的专业,都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办学条件来决定的,学校对一些不适合社会需要的老专业,都在进行调整和改造,因此这些招生的专业都是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哪一个都少不了。在这里我们还应纠正一种不正确认识,即有些人认为高分考生就应当报热门专业,认为不报热门就亏了,而不顾自己是否对该专业有兴趣,也不管自身条件是否适合于该专业的学习。这样的做法,将来只能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高分考生要有理智。对于家长来说,应做的是收集资料,做做参谋,切忌以所谓的冷热来选专业,更不要将家长的想法和意愿强加给孩子。结论:专业不分冷热,只求兴趣所在;专业无好坏之别,只求自己在该专业学业成绩一流。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我认为这个问题要分两种情况来考虑。一是对于相对高分(高分考生另当别论)的学生来说,如果他的成绩是在重点大学的分数线附近,这时我建议应以选择一所好的学校为主。这是因为你这样的分数如果选择了所谓的热门专业,则你的竞争力不强。如果连续三个热门专业都进不去,则你要减去一定的分数级差。几次减下来,最后可能是连“冷门”专业的分数都不够了。这样的话,你就可能在这一批次出局,就会跌到下一批次学校去。因此,这些学生一旦选定了学校,应该选填分数相对较低的专业,以求成功率。再说,现在许多大学的教育方法和措施是灵活多样化的。例如浙大规定学生在第三至五学期,可根据你的学习成绩重新选择专业或修读第二专业。
关于专业的问题,在填报志愿时你真的可以不要太在意。可以说你现在对专业的了解是表面的,是肤浅的。当你进了大学,就上了一个台阶,有许许多多的信息扑面而来,你就像站在了山岗上,看得也就远了。这时你在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同时,也了解了许多其他的专业,你的兴趣会改变,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更适合于另一个专业的学习,这时你就可以提出转专业或修读另一个专业。这样的例子也不少。例如去年某考生以仅比某重点大学最低录取分高2分的成绩被录取。他的成功之处就是选报了最不被大家看好的“冷门”专业。一年下来,他的成绩达到了该校的有关规定,可以重新选择专业,但这一年他已经较深入地了解了本专业,对此产生浓厚兴趣,也不想转了。而相对于中等成绩以下的学生来说,建议选择专业为主。因为与之相对应,可供选择的学校是一般非重点院校或是专科学校。由于这些院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十分乐观的情况下,他们的学生受到的冲击会更大。因此,就要选择将来社会需求比较大,就业前景看好的那些专业,以便将来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而找到一个合适工作。结论:考生们一定不要仅仅钟情于家门口的学校,也切勿只着眼于江、浙、沪院校。眼光放远点,步子迈大点,去外地上大学,多一分机会和希望,更何况也是一种锻炼。
冷热专业梯度
根据2002年、2003年两年各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浙大大致排出了各专业志愿冷热梯度顺序。有一定偶然性,仅供考生填报志愿时参考。
理科:热门专业: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经济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建筑学、生物科学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英语、工商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中等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软件工程、环境科学、制药工程、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城市规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工程力学、系统科学与工程、新闻传播学类、化学类、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心理学类、地理信息系统、国际政治、统计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应用生物科学(理学学位)、对外汉语、旅游管理、工业工程、药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一般专业:资源环境与科学、大气科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系统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程、预防医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农林经济管理、园林、教育技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哲学、社会学、信息资源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生物科学、动物科学。
文科:热门专业:经济学类、法学、英语、新闻传播学类。一般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对外汉语、国际政治、德语、法语、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旅游管理、日语、信息资源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哲学、历史学。
浙大录取原则
浙大计算机录取投档原则如下:
1,专业志愿投档按“高考分数与专业志愿兼顾”的原则,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在考生的第一至第六专业志愿中,第一到第二专业志愿、第二到第三志愿级差均为3分,第三至第六专业志愿为平行志愿,不减级差分。投档时,首先按分数由高分到低分排队,取头一名考生看其第一志愿,如该专业未满额则将该考生投入该专业,如已投满,则将该考生考分减去级差分3分,并将其重新排入考生队列中的相应位置,取头一名考生继续进行投档,直至所有考生第一至第六专业志愿处理完毕。
2,服从专业志愿投档。对未满额专业,将服从专业志愿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进行投档。
浙大从2004年秋季起开始实行四学期制,每年分秋、冬、春、夏四个学期。学生第一学期不安排选课(除体育课按俱乐部制要求进行选项,英语按实际水平选级外),根据学校提供的课表上课。第二学期起学生可以根据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自己个性化的在校学习计划,并在网上选课,在容量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修读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学生入学后第3~5学期为学生提出转专业申请时期,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转一次专业。学习成绩前50%的学生有资格申请转系转专业。
(浙江大学招生办吕荣马英梅江 本报记者 王慧华) 2004-6-22
我的浙大情结
第九教学大楼,是学生自习的地方,这里特别有学习气氛,许多学生在教室埋首看书,非常安静,在这里可以获得一种激励,一种鼓舞。浙江大学拥有多元化氛围,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李冠一学风好,气氛好,特别宁静,学生比较朴实,学风踏实,是一个让人学习的地方,让人进步的地方。一次我得了肺炎,在医院呆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我过得特幸福,每一餐饭都是同学打的,他们把上课的内容录下来给我。现在每当我看到那个病房的窗口,总能想起那段日子……——于丹我们一点都不会比清华、北大的学生逊色,我们学校实行学分制,大三开始选专业,能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叶恺在第九教学楼前有一块求是碑,书看累了,我常常会在那里想心事,想想老校长的那两个问题:“你到浙大来做什么?毕业了做什么样的人?”——秦松紫金港的图书馆非常现代化,整个系统呈西式风格,一走进去,就是很大的看书的地方,感觉非常舒服。外语学院的教室也比较特别,一个圆桌,可供小组讨论,每个人前面还配一个电脑,每个教室还安装空调。——韩江平一个小教室,可以承载很多个目标,学习紧张的时候,几个人成天成夜地耗在那儿,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那里奋斗着并快乐着。——刘文涛
校园之最最浪漫的地方——情人坡最有毅力的活动——“毅行”(发动学生爬山,连续不停地爬七八个小时,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最便宜的娱乐消费——永谦活动中心的舞厅最好吃的地方——玉泉校区后门的青芝坞(川味一条街)最美丽的风景——紫金港校区傍晚的落日,长长的林荫道,太阳徐徐下落……最特殊的工具——校车(学生可以选择在各个校区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学习途中的来回奔波也会为生活注入新的内容,也可以是目标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