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初,浙江大学黑白剧社带着原创校园话剧《同行》远赴北京参加"2004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并与全国各高校选送的31台校园戏剧一起接受了组委会反复审评,被指定作为戏剧节开幕式的首场演出剧目。
"2004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戏剧家协会、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艺小剧场、北京北兵马司剧场、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发起举办的。在这一次鼓励高校学生创造力,展示高校生活原生态的公益性戏剧文化活动中,黑白剧社以及开幕演出的剧目《同行》都受到了很大关注。《同行》在8月6日、7日两天的演出当中,共有千余人次前来观看,其中6号首场更是座无虚席,连二楼的灯光台后都坐了许多兄弟院校剧社的同学。来自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文联、中央戏剧学院等许多著名戏剧专家、著名戏剧编导和一些深受大学生观众喜爱的戏剧演员出席戏剧节的开幕式,来自中央电视台的柴静与上海戏剧学院的卢成同学一起主持了大学生戏剧节开幕式。
《同行》经过舞台的锤炼和多次的讨论修改,现今上演的已经是第四个版本,从立意和情节、人物塑造,舞台整体呈现上来讲都相对比较成熟。两天的演出从容稳妥,有条不紊。参与者大量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彼此的协调信任保证了演出的顺利和成功。《同行》被媒体称为:不仅以近乎专业的制作水准令人刮目相看,也为2004中国大学生戏剧节赢得开门红。
演出结束的座谈会上,各位戏剧专家和观众们都给出了衷肯的评价和建议。国家话剧院田沁鑫导演认为,《同行》是一出很好的话剧,学生演员表演真诚质朴,整体氛围纯净集中,舞台呈现清晰简洁。她鼓励同学们多作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作品来,作出能够刺激戏剧专业人士的作品,达到戏剧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剧作家刘深先生谈道,他不同意非戏剧专业的学生为了演戏而一定要在演出技术上追求专业水平,他建议非戏剧专业的学生保留自己的个性、质朴与鲜活,这些正是很多专业人士渴求并且想要学习的东西。话剧理论家田本相先生指出:大学生的戏剧是在每个大学的校园文化基础上发展的,因此大学生戏剧最关键的就是实事求是。专家与观众们在肯定了这个戏的基础上也对队员在发声,语言,角色把握和剧本的矛盾深入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黑白剧社在参与演出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秀的团体协作能力和集体精神受到了组委会和观众的一致好评。黑白剧社"注重校园戏剧的参与过程,在过程中完善自身"的校园戏剧理念获得了普遍的赞赏。演出之外,黑白剧社的队员们还积极参与了大戏节的其他活动,利用这次机会认真学习,与其他高校的兄弟剧社做了大量的交流,并在大戏节的工作例会当中分享和交流了关于校园戏剧导演理念,校园戏剧团体组织管理和体制建设方面的经验。
(孔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