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万余新生今天报到
今天是浙江大学新生入学报到的日子,可昨天下午在浙大紫金港校区,还是有很多学生拖着行李,提前赶到了,在大雨中随处可见拖着行李的一家三口。今年秋季开学,浙江大学将迎来本科新生6000余人,硕士和博士新生近5000人,规模空前庞大。而由于浙大今秋正式实施四学期制,使得这届新生的入学和教学安排有了各种特别的新意——
网上选课选进度选老师
学生们入学报到时,首先拿到的是教务部门发放的一张教学课程表,在接下来的4天始业教育中,浙大将对2004级的新生们安排一系列的“入学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这张课程全景表来自主地完成网上选课、选进度、选老师。这种自主选择权,过去只有在国外大学留学才能体会到。浙大从两年前就尝试推行了完全学分制,今年在实施两年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从而形成了对2004级新生全新的培养方案。浙大从今秋开始,分秋、冬、春、夏四学期,学生每学期的选课安排就有很大弹性,想本学期打工的就可以少修几门课,想提前考研的,就可在入学初多学几门。一门课全校有10多个老师同时开,学生们完全可以在导师辅导下,个性化地安排入学后的学习生活。用浙大校领导的说法是:“我们要让学生进入大学后,从传统的陀螺式学习变为自转小行星!”
一半新生可换专业
今年2004级本科新生生源素质令浙大非常自豪,据说这是浙大四校合并以来,所有的招生专业首次实现了同一门槛录取,而往年农学类专业和其他专业相比,一直是通过降分才完成招生录取的。尽管入学同一门槛,但不同专业的录取线有高有低,浙大今年对2004级新生出台的转专业政策格外优惠:过去只有30%的优秀学生可申请转专业,而今年2004级新生可以有50%的学生在一学期后或一学年后申请转专业。在过去两年中,浙大共为2002级、2003级新生入学时提供了800多个转专业名额,但结果只有400多人提出了申请,实际换专业人数只有近300人,这说明学生在专业认识上比较理性。
特困新生绿色通道
在9月6日至8日新生报到现场,浙江大学像往年一样,特地设立了“经济困难咨询接待点”,面对面地向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政策咨询和宣传,根据学生不同情况为他们设计资助种类的组合。对于特别困难的学生,浙大将当场发放300~500元的临时补助,同时将为无力缴纳学杂费的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哪怕这学生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浙大承诺,依然可以保证其顺利注册,并且在入学两个月内各项贷款和资助未到位的情况下做到生活无忧。
入学报到家长免进
在越来越倡导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浙大,今年在新生入学报到上尝试一种新办法。过去,新生入学,家长们越俎代庖,抢着排队、付款、办手续,而学生在旁逍遥看行李的情景让老师们急在心里。在他们看来,要让学生们真正学会独立自主学习,首先要从入学第一环节做起。为此,浙大学工部门尝试在报到现场家长免进的做法,真正让新生独立完成入学的手续。
硕士博士入学多模式
过去各大高校对研究生入学几乎采用的是同一模式,即先完成课程学习,后期再跟从导师做题,最后完成论文。而今年浙大对入学的研究生率先提供了3种模式,学生们可以一入校就先写论文,也可以先跟导师做课题,最后完成课程学习等等。浙大的四学期制对研究生自主学习更为有利,据说浙大研究生今年新学期网上选课就有1500门课供选择,四学期滚动开,而各导师开的网上课程也有数百门之多,学生们每天可以在导师实验室、寝室、多媒体教室等多个场所完成网上自学和答疑等等。这种做法在全国各重点大学中还是首次。
教学通知短信发送
也许今后的浙大新生,配备手机的概率会越来越高。完全学分制全面铺开后,学生们个人管理一般要以居住的学园进行的,传统的班级概念淡化了,而教务部门正尝试与移动、联通等通信企业合作,将学生的学号与手机号互通,今后,教学通知可能更多地通过手机短信来发送了。
(本报通讯员 单泠 本报记者 王慧华) 20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