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今天下午将隆重表彰一批新当选的“功勋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师德楷模”等。今年是省功勋教师评选第三届,共有17位教师当选。本报在第一时间追踪采访了这17位新当选的功勋教师,集中向读者展示他们各具特色的育人风采。
一块会质疑的“海绵”
记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严晓浪
从2000年到浙大工作后,严晓浪教授就在浙大电气工程学院建立了“电路与系统”硕士、博士培养体系,创办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和军事预研等重点课题,2003年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
他充分发挥了浙大学科门类全、综合实力强的优势,联合其他研究所组建SOC交叉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筹建了浙大“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为浙江省、全国培养集成电路方面急需人才。
严晓浪对我国集成电路设计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经常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在他看来,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杭州率先进入了“国家队”,但能否保持“国家队”的领先水平,则要看杭州产业的整体表现。以目前来看,杭州从芯片设计业寻求突破,是发展集成电路基地的首要环节。
杭州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建立,三星中国半导体研究所和全国集成电路师资国际培训中心落户杭州,都离不开他的努力。由他撰写的浙江省集成电路发展重点扶持领域建议,为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指导。作为浙大教授,严晓浪亲自讲授世界上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科交叉渗透和学生的启发式思维。
他多次为本科生开学术讲座,提供学科方向性指导,还特别注重实验室文化建设,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关注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成长,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爱国精神。
(本报记者 王慧华)
洋博士的“三农课”
记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朱军
朱军在美国求学的北卡罗来纳大学创造了该校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统计学专业全球闻名,但它的专业淘汰率也高达50%以上,令人难以想像。而朱军以惊人的恒心和毅力,用短短两年的时间攻下了统计学和遗传学的双博士,并且各门成绩全A,这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上是个“惟一”。朱军说,他在北卡的两年用一句话形容:脱了一层皮。当时的他刚从密西西比州立大学获全额奖学金转到北卡罗来纳大学时,本来很自信,一上课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只知道教授大概在讲什么。还好,那里的图书馆书多,他埋头看大量的参考书,慢慢地磨,终于挺过来了。他自己并不为两年时间攻读双学位感到多少自豪,自豪的是自己抵挡住了金钱和名誉的诱惑,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身为浙大农学院院长,他的目标就是建设一流的农学院,建世界一流的农业学科。他提倡名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实行主讲教师制。在他自己负有繁重科研的任务和研究生教学情况下,身体力行带头给本科生上3门课,而且是全校选修的大班课,并且用双语教学。他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教学语言,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朱军教授大胆改革,提出了新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狠抓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教学方法,对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管理,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研激情。他先后培养了25名博士生和10名硕士生,不少博士生在读博期间就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
(本报记者 王慧华) 200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