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迷茫老生帮忙

浙大城市学院双联班忙着为新生“转行”

发布时间:2004-09-23来源:


    开学已经一周,不少新生还处在“游离”状态。怎么让新生尽快走出迷茫,适应大学生活,成了老师心中放不下的大石头。而这个问题在浙大城市学院中澳双联班显得更为突出。
    
    大一全英文授课
    
    陈灿是双联班大一新生,他告诉记者:开学已经一周了,现在感觉可能好一点,但前几天真的感觉在梦游一样,不知道干吗好。
    
    双联班从大一开始就采用全英文授课,这对新生来讲是个考验。陈灿说:“现在老师讲得比较慢,特意照顾我们,但是以后速度肯定会加快的,我想应该能够跟上吧。”由于双联班的特殊性,管理学院的张老师对记者说: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是很正常的,但是双联班的学生则不可以,因为他们的学习任务比一般学生重多了,尤其是英语,拉下一两个月可不是小问题。
    
    20%的淘汰率
    
    之所以对新生迷茫问题这么紧张,原因还在于双联班一直保持着20%左右的淘汰率。比如,双联班要求学生大一就通过英语四级,最低限度大二期末必须通过,否则就只能被转到一般的工商管理班上去。“如果不通过英语四级,就不能注册国外课程,换句话说就不能成为国外大学的学生,只能转到普通班上去了,这是没办法的。像我们班上,原来有40多人,到现在只有30多人了,差不多是20%这个比例。”已经拿到澳大利亚一所大学offer的优秀生陈宏斌这样向记者解释。
    
    新生疑惑老生解答
    
    考虑到这样的原因,学院在开学一周之后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张老师说:“我们把新生和高年级的优秀生聚在一起,让老生尽量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心得告诉给新生,有什么疑惑,让高年级同学用自己的经验去帮助他们,这种方式学生很欢迎。”
    
    “经验比说教要亲切得多,而且和同学打交道比和老师打交道要容易点吧,我蛮喜欢这样子的。”陈灿说,“我有一个同学是外语系的,现在还是昏昏沉沉不知道做什么好,但是我们差不多已经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去了,高年级同学的经验蛮不错的。”
    
    (本报记者朱杨健) 200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