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考研专业报名预测:冷热明显 竞争更激烈

发布时间:2004-10-10来源:


    A 考MBA退烧
    
    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报考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10所热门名校的人有16.6593万人,占了18%,而51%的考生都集中在工商管理、计算机应用、法硕、企业管理、金融、通信等专业。这么多人集中在名校热门领域进行竞争,无疑使竞争更加白热化,令更多的人梦断“一月”。同时也导致一些学校的冷门专业无人可招,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其实,热门与冷门都不是绝对的,你现在考研时还是冷门的专业,两三年后就可能逐渐走俏了,而现在热门的专业,没过几年,也就可能冷了。比如前几年很热门的MBA热,曾经高烧90度,现在估计连30度都不到了。而曾被喻为“臭老九”的教师职业,现在成了香饽饽。
    
    所以,建议考研的考生们选择学校、专业时,首先应结合自己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其次,应看此专业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最后,选择专业时不仅要考虑到专业的“热度”,仔细选择不同高校的热门专业,因为不同高校培养人才的侧重、专业水准有所差异,所以要多了解学校和专业的背景情况。如北大南大以文科理科见长,清华浙大以工科见长,各有所重。
    
    B 计算机、外语:长盛不衰
    
    计算机类专业和外语专业是2004年研究生考试报名的热点,也将是2005年考研报名的热点。虽然这些年来计算机专业一直非常热门,但看起来它不会变冷,只会越来越热。因为社会对这专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人才网》更是把计算机信息服务列为未来10大热门职业之首。在这种趋势下,如果就读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不太挑剔的话,是很容易找到工作的。但计算机这行业薪酬差别是很大的,因为这行业现在分工是越来越细了。一个高级程序设计员与一个简单信息资料输入者工资差别当然是很大的。
    
    在我国,缺的是高端软件开发人员,一般的计算机程序员并不缺。而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高级外语人才的需求量无疑会越来越多。特别是特种语言人才如阿拉伯语和小语种如德语法语俄语类人才,将越来越吃香。
    
    C 法律:一定期内紧缺
    
    从司法本身发展而言,司法、立法、执法都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科生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而法律硕士均有非法律专业的背景,可以解决复合型人才需求和跨学科的问题。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2003届、2004届法律硕士毕业生十分走俏,全国各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和国家机关、大型集团公司到学校与当年法律硕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
    
    D 通信:前景将更广
    
    通信类工作者在中国一直拿的是高工资。而随着国外相关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以及这些年国内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通信类人才的就业前景会更加广阔。
    
    除传统的电台和电视台之外,通讯公司等企业也已是吸纳毕业生的“大户”。另一方面,目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面都是企业考察人才的指标。所以考研时应选择那些注重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紧跟市场实际需要的学校。
    
    E 财会:高端人才看好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金融类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匮乏能够充当“领军人物”的高级管理人才,精通外语、法律及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法律、咨询、中介和会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有国际金融经营理念和从业经验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人才。
    
    在我国,会计专业硕士是一个新兴的培养方向。会计专业硕士瞄准的是具备一定基本素质,在未来发展中需要继续学习会计知识的高级人才,范围就不局限在财会领域,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更加适合在职人员的深造。
    
    F 心理学与旅游:日益吃香
    
    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节奏加快,市场竞争、人才竞争将变得“你死我活”,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将减弱,心理疾病将增加,我们将越来越需要“平衡”情感。目前的中国,这类产业还可说是“一穷二白”,因此,对心理医生的需求之大将使心理学专业越来越受欢迎。
    
    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旅游业旺盛的势头将有增无减。世界旅游组织的官员指出,中国的旅游市场是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入世后将有大量的外宾、外商涌入我国;大批的国人出境考察、观光,因此导游业必将是非常看好的行业。
    
    (实习生 叶康乐) 2004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