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东京10月29日电(记者何德功)新潟中越地震23日发生之后,到28日上午为止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地震烈度为6度的余震共发生4次,里氏5级以上的余震止共发生15次,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发生一个月内里氏5级以上的余震仅有6次,为何这次地震余震多发,日本专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地震预知联络会前会长茂木清夫认为:“现在看来,这次中越地震与标准的本震——余震型地震有明显区别,与因断层面凸凹不平而导致的群发型地震相近。”阪神大地震属于地震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的地震,大地震发生后的余震只是释放剩余能量,因此,地震活动聚减,余震不多。然而如果断层面凸凹不平,咬合时深浅不等,地震能量释放会一波接着一波,导致较强余震频发。
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活断层研究中心远田晋次研究员认为,新潟中越地震,在地表没有发现明显的断层错位,断层错位不在地表出现,说明地震能量没有充分释放,地壳变形积蓄的能量导致余震增多,余震的区域也随之扩大。27日发生里氏6.1级的余震在到目前为止发生余震的区域以东数公里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地壳变形积蓄的能量没有充分释放,在另外的地方找到了释放能量的突破口。
东大地震研究所教授佐藤比吕志教授认为,在限定的区域内发生余震,如果没特定的方向性,不会对别的断层产生影响,因此今后余震会逐渐减少。
据气象厅预测,余震活动总体来说呈下降趋势,但并非直线下降,地震活动时而活跃,时而不活跃,反反复复,因此仍有可能发生地震烈度6度强的余震,人们要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地震预知联络会前会长茂木清夫认为:“现在看来,这次中越地震与标准的本震——余震型地震有明显区别,与因断层面凸凹不平而导致的群发型地震相近。”阪神大地震属于地震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的地震,大地震发生后的余震只是释放剩余能量,因此,地震活动聚减,余震不多。然而如果断层面凸凹不平,咬合时深浅不等,地震能量释放会一波接着一波,导致较强余震频发。
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活断层研究中心远田晋次研究员认为,新潟中越地震,在地表没有发现明显的断层错位,断层错位不在地表出现,说明地震能量没有充分释放,地壳变形积蓄的能量导致余震增多,余震的区域也随之扩大。27日发生里氏6.1级的余震在到目前为止发生余震的区域以东数公里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地壳变形积蓄的能量没有充分释放,在另外的地方找到了释放能量的突破口。
东大地震研究所教授佐藤比吕志教授认为,在限定的区域内发生余震,如果没特定的方向性,不会对别的断层产生影响,因此今后余震会逐渐减少。
据气象厅预测,余震活动总体来说呈下降趋势,但并非直线下降,地震活动时而活跃,时而不活跃,反反复复,因此仍有可能发生地震烈度6度强的余震,人们要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